好久没吃醪糟,一闻到味道沈娇娇脸上就挂满了笑容。
现在她真心感谢系统,不仅让她变得聪明还学习了很多技能,做饭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她的手艺不说是大厨,也能称一句“小师傅”。
心里想着手上的动作却没耽搁,把醪糟搬到案板上,又装了一小碗玉米面粉,打算做个玉米味的小汤圆。
其实醪糟的小汤圆用糯米做的更好吃,软糯q弹,可惜家里没有糯米,沈娇娇只好求其次,才不得不用玉米粉代替。
首先还是烧水加水,趁着烧水的功夫,沈娇娇把玉米面揉成光滑的小面团,分成小剂子,又把小剂子搓成圆柱形的长条,再切成豌豆大小的颗粒,小汤圆就完成了。
这时锅里的水也烧开了,沈娇娇赶紧放了一勺醪糟进去,醪糟遇到高温,酒香味蹭的一下就飘了上来,酒香味扑鼻。
沈娇娇接着把玉米面做的小汤圆也放了进去,煮个两三分钟,等小汤圆全部飘起来再放适量的白糖就完成了。
煮好后沈娇娇趁热尝了一下,发现用玉米粉做的小汤圆同样软软糯糯的,只是少了糯米粉的q弹,但是依旧很好吃。
醪糟汤也特别好喝,既有酒的香气,又有米的甜味,味道好的简直没话说,喝了后感觉心里甜滋滋的。
沈娇娇很满意,这次做的非常成功,不过刚做出来滚烫的醪糟小汤圆可不解暑,沈娇娇又把醪糟装在木盆里放在井里冰镇了半个小时,等醪糟彻底变凉才提着去了地里。
“呼...呼...”好沉。
农田里,张翠兰把头上的草帽摘了下来给自己扇风,今天真是太热了,扇出来的风也是热的。
张翠兰热的喘着粗气,忍不住心里抱怨,“这什么鬼天气,热的人直闹心。”
和张翠兰一起干活的妇人也接过话茬,“可不咋滴,去年也没这么热啊!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别是有灾情要发生吧?”
这话其他人可不爱听,“呸呸呸,别瞎说,不可能,今年肯定是风调雨顺的一年。”
灾情,对这群靠天吃饭的乡下老百姓来说那是天大的坏事,六零年那几年,颗粒无收,有多少人在那个时候都活不下去了,只有那些经历的人才知道。
还好这些年大家咬牙都挺过来了,只是农民都怕了,如果真的是旱情,轻则粮食减产,重则颗粒无收,这是大家都不敢面对的。
那样的日子太恐怖,导致经历过的人提到灾情、干旱这类的字眼心里就发慌。
妇人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轻轻的拍了几下自己的嘴巴,懊悔小声道:“老天爷,您可千万别玩和一般见识,我这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您大人有大量,莫怪,莫怪。
张翠兰也在心中祈祷千万不要干旱,就在这时,不远处突然响起沈娇娇的声音。
“妈,我来给你送水啦!”
张翠兰听见声音下意识的抬起头,就看见沈娇娇带着大草帽,小小的身子晃晃悠悠的用提篮拎着两个瓦罐走了过来。
由于天气太热,沈娇娇的小脸蛋热得通红,红扑扑的,就像成熟了的桃子,额头上都是汗水,顺着白嫩的小脸直往下流。
这让张翠兰看的心疼坏了,“闺女,妈不热,这么热的天出来,万一中暑了咋办!”
“妈,你别担心,这么热的天,你还干活,不喝点水,你才要中暑呢,快来,我做了醪糟汤圆,来之前还在井里镇了一下,你快来喝一点,凉快凉快。”
沈娇娇乖巧的把篮子放下,从竹篮里拿出碗倒醪糟。
醪糟汤圆四个字像是有魔力,让周围干活的人都精神一震。
“翠兰,你家娇娇可真孝顺,居然大热天给你做醪糟汤圆,我家孩子不知道在哪玩呢?”
“可不是,翠兰,你家条件可真好,解暑都喝上醪糟汤圆了,我家还吃不饱呢?”
张翠兰下巴一仰,炫耀的看向其他人,“那必须的,我家娇娇能是你们家孩子比的么,我闺女长得好看,做饭也好吃,学习还好,还孝顺,你们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
众人:……你可真欠揍。
张翠兰和蔼又?N瑟的看向沈娇娇,“我也是,咋这么厉害,生了一个这么好的闺女。”
张翠兰边自豪边掸着身上的土慢慢的往沈娇娇那走去。
“哗啦哗啦……”
沈娇娇抱着瓦罐倒入碗中,只见清澈的醪糟倒进雪白的陶瓷碗里,碗里飘着几颗黄色的玉米汤圆,酒香味随之散开。
干活的村民看到这一幕,不自觉的同时咽了咽口水,感觉天气更热了。
第44章 醪糟汤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