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沉默中的怒火(4600字大章)[1/2页]

混沌仙棺 跋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光微亮,晨霜森寒。
      咸阳宫外,午门前,群臣汇聚,静等早朝。
      文臣武官泾渭分明地立于左右两边。
      文官首位,杨丞相、林御史肃然而立,在他两人身后便是九卿之首的白奉常以及其他文官。
      武官首位,三公之一的史太尉负手而立,在他身后誉王、鎏王分立左右以及一排的武官。
      咚咚咚!
      午门城楼上,鼓声响起。
      文武百官默契地踏入宫门,依次进入。
      正殿内。
      当百官依次就位后,黄袍加身、气度威严的秦帝缓步而来,端坐于皇位之上。
      秦帝年约四十岁左右,双鬓微白,脸庞棱角分明,容貌英武,特别是一双锐目散放着湛湛神光,让人不敢直视。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众官恭敬行礼后,秦帝目光扫视百官,淡淡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此言一出,一名名官员将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取出,启奏述说。
      大部分奏折皆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秦帝听得漫不经心,双目微合。
      “臣有事启奏!”
      忽地,誉王出列,声若奔雷,吸引了朝堂大部分官员的注意。
      秦帝缓缓睁眼,淡淡道:“誉王,何事启奏?”
      “近日,大宛军队频频骚扰我大秦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屠灭了边境数个重镇!”誉王沉声道。
      此言一出,朝堂上哗然大作,百官惊怒交加,痛骂大宛的侵略行径。
      “誉王,你启奏此事是为增加边境兵力吗?你大可请示史太尉即可。”秦帝平静地道。
      誉王摇头道:“陛下,增援之事臣已请示太尉大人!臣之所以启奏此事,是请陛下治一个人的罪!”
      “谁?”秦帝明知故问地道。
      “慕王慕渊!”
      誉王掷地有声,继续道:“当初若非他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岂会兵败楼兰,导致数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因此边境才会兵力不足,酿成如今的灾祸!”
      鎏王出列,沉声道:“誉王所言不错!如今边境形势严峻,宛如人间炼狱,皆是拜慕渊所赐!陛下仁德,念慕渊功高,故不曾治罪!”
      “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造成这等恶劣后果的是慕渊,陛下不可轻饶,否则的话,以后谁还会信服国法,信服陛下啊!”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名名武官皆是出列附和。
      反观文官,无人说话,冷眼旁观。
      “两位爱卿说的不无道理……史太尉,你乃武官魁首,你觉得该如何处理?”秦帝看向史太尉,把锅甩了过去。
      史太尉淡笑道:“按照律法,慕王府应满门抄斩,夷三族。”
      誉王、鎏王两人相视一眼,皆是露出得意的笑容。
      这段时间,他们全力搜查皇城,却丝毫没有慕枫等一行人的踪迹,他们就明白慕枫他们藏得很深。
      于是,两人便想出这个办法,弹劾慕渊,让秦帝亲自降罪,这件事就彻底盖棺定论,再无翻案可能。
      因为这是秦帝降得罪,岂会错呢?
      谁敢告御状,那便是打秦帝的脸,不是找死吗?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若无异议,便按史太尉所言处理慕王府。”
      秦帝语气平淡,仿佛抄了慕王府不过是踩死蚂蚁般漫不经心。
      “臣有异议!”杨丞相出列,声音清朗。
      “臣等亦有异议!”
      林御史、白奉常相继走出。
      誉王、鎏王两人脸色微变,不理解地看向杨丞相三人。
      他们武官的事情,你们文官插什么手?
      史太尉眉头蹙起,冷冷地看了眼杨丞相三人。
      “哦?三位爱卿,你们有何异议呢?”秦帝饶有兴趣地问道。
      “回禀陛下!慕渊兵败楼兰,实则另有隐情,并非如誉王、鎏王所说的那般!且臣还寻到了人证!”
      杨丞相说着,拍了拍手,随后朝堂外,一道身影走了进来,然后跪在了大殿中。
      众官目光尽皆汇聚在这道身影身上,发现此人是名中年男子,身上还穿着染血的甲胄。
      誉王、鎏王在看见这名中年男子瞬间,脸色彻底变了。
      因为他们认出此人就是他们一直通缉想杀死的陈平。
      “你是何人?”秦帝俯视着陈平。
      “臣名叫陈平,乃慕王慕渊副将!出征大宛,臣随军同行,亲身经历了此战!还请陛下为老慕王昭雪。”陈平额头抵在地面,声音掷地有声。
      “陛下!这陈平是慕家军的逃兵,我与鎏王一直在通缉他,却没想到他居然攀上文官的高枝,反倒来此血口喷人。”誉王连忙道。
      “誉王所说没错,此等逃兵有辱我大秦声威,此人还敢在朝堂上颠倒黑白,罪加一等,恳请陛下将其凌迟。”鎏王附和道。
      “闭嘴!”
      陈平猛地抬头,死死瞪着誉王、鎏王,喝道:“若非是你们二人,我慕家军岂会兵败?老慕王岂会身陨?”
      “当我们在楼兰奋战,眼看要拿下楼兰,誉王你擅自断我军粮草,导致我军断粮断水,被困楼兰!”
      “当我们拼死送出斥候呼救援军的时候,鎏王你不仅不派援军,还将我们慕家军的斥候斩杀,隐瞒一切消息!”
      “更可恨的是,在攻打楼兰之前,你们私换军械,致使我慕家军战力锐减!若非如此,我慕家军岂会覆灭于楼兰!”
      陈平越说越激动,声嘶力竭,犹如步入暮年的老狼,控诉着誉王和鎏王。
      朝堂百官震惊,所有人都没想到,大宛之战竟还有这等隐情。
      若此事坐实了,誉王、鎏王两人那可是欺君谋反的大罪,是要诛九族的。
      “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
      誉王断然呵斥,对秦帝道:“陛下!陈平此獠信口雌黄,区区逃兵竟敢污蔑皇室宗亲,还请即刻诛杀此獠!”
      鎏王同样义愤填膺,大放厥词。
      “哼!陈平可不是信口雌黄,他是有证据的!”杨丞相冷冷地看向誉王、鎏王。
      “哦?证据?呈上来让朕看看!”秦帝来了兴趣。
      林御史取出一堆信件、账本等等,将其呈递给御前太监,而太监则是用托盘接着,恭敬交给秦帝。
      “陛下!这里面有一封血书是老慕王死前写下,而信件则是誉王、鎏王与慕澜往来的记录,除此以外还有誉王侵吞军粮和鎏王私换军械的账本!”
      林御史躬身而立,滔滔不绝地道。
      誉王、鎏王脸色唰的煞白无比,他们死死地盯着杨丞相等人,他们万万没想到陈平居然收集了如此多的证据。
      他们更没想到,陈平居然能请得动杨丞相、林御史以及白奉常这三位大人物。
      这下子,他们百口莫辩,心中慌了!
      此刻,整个朝堂一片安静,唯有秦帝翻动信件、账本的沙沙声。
      一炷香后,秦帝看完后,俯视着誉王、鎏王道:“你们二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誉王、鎏王连忙跪在地上,话还没说出口,史太尉出列道:
      “陛下!臣与誉王、鎏王共事这么多年,对他们极为了解,他们绝不会做出这等欺君谋反的蠢事!还请陛下莫要被小人蒙蔽了双眼!”
      杨丞相嗤笑道:“太尉大人,都已经证据确凿了,你还说这种话有意思吗?”
     &nbs

第41章 沉默中的怒火(4600字大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