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袁耀说谁是人才,那他必然就是人才。
  旁人说什么都不好使。
  按照袁耀上一世明清科举的模式,殿试学子当分为三甲。
  一甲一共有三名学子,成为进士及第,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三甲分别有若干名,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不过袁耀觉得这样的规则实在太麻烦了,都快把他给弄懵了,更不要说不熟悉科举制度的学子们了。
  一味模仿上一世的古制未必好,对袁耀来说,化繁为简才是最好。
  所以袁耀彻底取消了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说法。
  还有举人通过会试考核,称贡士的说法,也统统被袁耀取消。
  凡是通过尚书省考核者,一律称进士!
  到了殿前,只给进士按名次排名,选出状元、榜眼、探花!
  这样多清晰明了!
  袁耀不懵,参加科举的学子们也不懵。
  要是用袁耀上一世所了解的那套东西,至少得把骷髅王老爹给饶糊涂了。
  想来骷髅王老爹身为大乾天子,连个科举考试的制度都弄不明白,岂不是要贻笑大方?
  袁耀考核这些学子的方式,用的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
  当场发下准备好的考题,当场阅卷。
  当场出面试题,给学子们排出名次。
  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
  两个时辰后,殿试结束。
  袁术看得实在无聊,差点没在龙椅上睡过去。
  他只能频频去喝蜜水,以保持自己的清醒。
  袁耀将阅卷考核的结果双手递给袁术道:
  “父皇,学子们的排名已经出来了,请父皇过目。”
  “嗯?
  终于结束了吗?”
  袁术将蜜水放到一旁,对袁耀道:
  “此事耀儿决定便是。
  既然出了结果,那朕就看看。”
  这次考核,袁耀并没有对杨修放水。
  他虽然想利用弘农杨氏的名望,可如果连朝廷的科举都有内幕,对天下学子也太不公平了。
  科举,是少数能让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机会。
  袁耀知道,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同的出身,不同的人生际遇,让天下学子们的境遇天差地别。
  但袁耀至少要保证他们在考场上的时候,一切都是公平的。
  如果杨修的成绩不行,袁耀会毫不犹豫的将他拿掉。
  科举考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该怎么样就怎样。
  好在杨修还真够争气,即便是公平选拔,他的成绩也领先第二名不少。
  在政务、军略之上,杨修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绝不是夸夸其谈。
  杨修的优秀,让袁耀感到离谱。
  这还是自己印象中爱耍小聪明,因‘鸡肋之事被曹操处斩的杨德祖吗?
  以这货表现出的能力,袁耀直接把他扔到战场上当谋士都能胜任。
  杨修毫无悬念地成为了大汉的科举状元,其他参加考核的考生们,莫不心服。
  不是他们实力弱,实在是杨修表现得太变态了。
  政务说得头头是道,还懂兵法谋略…
  这些东西,此人究竟是跟谁学的?
  除杨修为状元外,第二名榜眼为蒋琬,第三名探花为诸葛瑾。
  在袁耀心目中,探花郎应该是一个潇洒俊秀的大

第656章 殿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