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八章 北派倒斗王[1/2页]

南派盗墓手记 十年慰风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其实是很简单的物理现象。
      用泥沙把船压下去,随后卸掉泥沙,船的浮力就会把水下的铁牛拽上来。
      铁牛太过招摇。
      为防外人看到,三人用船将铁牛运到龙门才卸下来。
      黄河无桥,龙门无路。
      即便有人发现他们倒斗,一时半会,人马也赶不过来,龙门可谓是一块孤岛。
      万事大吉,三人一同去看那尊铁牛。
      花纹早已漫灭。
      长期泡在水下,反而没多少锈蚀。
      一足断裂,脖颈有洞,应该是厌胜那晚被恶虎所伤。
      从铁牛眉心,取出一纯金宝函。
      宝函内,有一红珊瑚象牙白塔,巧夺天工。白塔之中,赫然有一枚拇指大宝珠,光彩如金属厚重,妙不可言。
      那,就是佛经中形容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枚舍利子。
      万尊等法舍利子!
      相传其上有光,能破无明之无尽黑暗,点燃地狱之门,大照幽冥之土。
      说是舍利子,其实是一种天外宝石,有极强的放射性元素。古人认为,这种发光宝石能提供光源,在黑暗为人指明方向,因此当做舍利子膜拜。
      曾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王冠上的明珠。
      后王朝覆灭,于唐朝自西域进贡东都,封在净土寺镇压孽龙。大元国师八思巴,置于黄河铁牛中,今日才重现人间!
      纯金宝函的内壁,还刻着一圈精美的藏文,正是那位大元国师的亲笔。
      后找来高人破译,才了解上面记载的内容。
      八思巴出生那年,恰逢蒙古帝国长子西征。他随父亲入军中弘扬佛法,学习技艺,由此进入蒙古帝国高层视野。
      八思巴回忆。
      小时候随军队开拔,曾见一宏伟大山。
      山下宝光冲天,紫薇映照,龙脉峥嵘,水深砂厚。
      有数座丘陵,环绕大山。
      白雪皑皑,土砂金黄,唯丘陵漆黑,与北斗七星遥遥呼应,极为神异。
      父亲告诉他,那山是贺兰山。
      山下的宝光和丘陵,便是神秘的西夏王陵!
      自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始,历代西夏帝皆葬于贺兰山深处,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片高大陵墓,与贺兰山遥遥相望。
      相传成吉思汗,死于西夏王妃手中。
      蒙古与西夏是世仇。
      城破之时,蒙军为成吉思汗报仇,杀光了西夏都城的所有军民,并将西夏末帝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掠夺了富饶的西夏后,蒙军盗掘了宏大的西夏王陵,并焚毁了壮观的陵台、碑亭、月城等。
      掘地三尺。
      凡有墓冢,皆曝尸,烧其棺椁。
      八思巴随父亲学习汉家典籍,深谙风水之道。
      那贺兰山北往幽陵,南峙河东,东与银川,划南北而分千里来龙,自古为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界。
      历来为兵家必争。
      其山高大,水土深厚,更是一方风水宝地。
      西夏王陵坐落于贺兰山下,想来是请堪舆大师,认真谋划,为万年江山祈出吉壤。可惜在蒙军灭夏后,王陵已被焚毁,不剩什么像样的陪葬品。
      贺兰山的高大,王陵的宝光冲天,给幼年的八思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后来,他在西北传扬佛法,再次途经贺兰山,却发现事情有些蹊跷。
      按理说,西夏王陵早在成吉思汗驾崩后,便被蒙军破坏泄愤,那又何来宝光冲天,紫薇映照?
      从风水来看。
      西夏王陵的龙脉并未被破,分明还完好无损,滋养着银川大地!
      随后,八思巴在贺兰山待了几年,研究只剩残垣断壁的王陵遗址。
      后来的事情,秦问仙就不知道了。
      想必是涉及什么大秘密,山泽将皮戏陈对后头的事,连秦玉峰都没告诉,只怕牵扯甚大!
      话又说回来。
      山泽将与皮戏陈得了舍利子,归心似箭。
      迫不及待南下,与夏守龙斗法。
      皮儿灰蹲在地上久了,站起来活动筋骨,忽听龙门石窟上一声炮响。
      乱石横飞。
      皮儿灰始料不及,被飞来石头砸中脑袋。
      当即脑浆流地,一头扎在?ニ?亮讼氯ィ
      如此仓促,皮戏陈和山泽将万万不曾料到。那石头散落,恰恰砸在皮儿灰头顶,皮儿灰一声不吭,落在水中,应了他师傅说的死无葬身之地的预言!
      真乃是:
      任你自有妙计逃,天网恢恢道法高。
      一旦无常破了事,难免地府挨一刀。
      皮儿灰饮恨归西,可把山泽将二人吓坏。龙门石窟自古无路,方才是哪来的炮响。
      以为是官府的人追了上来。
      抬头望,发现龙门石窟一夜之间有了路,通到石窟内。
第一百零八章 北派倒斗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