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乘梓
育婴舱的恒温系统发出轻微嗡鸣,像无数根细针在耳膜上轻颤。沈溯站在观察窗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冷凝水凝成的弧线——玻璃内侧的水珠本该顺着重力向下淌,此刻却在距他指腹三厘米处悬停,像一串被无形丝线串起的水晶。
“第117次异常记录。”身后传来研究员的声音,纸质报告在金属台面上翻动的沙沙声格外刺耳。李砚之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镜片反射着育婴舱顶的柔光,“自编号739出现意识波动后的72小时内,这间育婴室的物理常数已经发生47种微量偏移。”
沈溯没有回头。育婴舱里的婴儿正盯着悬挂在舱顶的旋转木马,那是用生物塑料制成的玩具,蝴蝶翅膀上的磷粉是从亚马逊蝶蛹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当婴儿的瞳孔随蝴蝶转动时,那些本该固定的磷粉竟在翅膀上流动起来,在透明舱壁上投下不断变幻的光斑,像有人用指尖在玻璃上乱涂乱画。
“她的脑波图谱呢?”沈溯的声音比平时低了半个调,他注意到自己的影子在地面上拉长时,边缘处泛着淡紫色的光晕——那是灵魂芯片启动时才会出现的能量辐射。
李砚之把平板递过来,屏幕上的脑波曲线本该是新生儿特有的混沌波形,此刻却呈现出规整的锯齿状,每个波峰都与蝴蝶扇动翅膀的频率完全同步。“更奇怪的是这个。”她放大其中一段数据,“这些波动不是从大脑皮层产生的,源头在……”
“松果体。”沈溯接过平板,指腹按在屏幕上那个跳动的红点上。他想起二十年前在冻土层挖掘灵魂芯片时,那些嵌在冰层里的金属碎片也曾呈现出类似的共振频率,当时以为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能量波动,现在看来,那或许是更早之前的“惊奇”留下的余波。
婴儿突然笑了。不是新生儿无意识的呓语,而是清晰的、带着愉悦的笑声。随着笑声响起,育婴舱的指示灯突然集体闪烁,原本稳定在37.5℃的舱内温度骤降到21℃,又在三秒内飙升至42℃。沈溯看见婴儿手腕上的芯片印记亮了起来,淡蓝色的光芒透过皮肤渗出来,在舱壁上拼出半个残缺的符号——像他实验室里那枚无法破译的古人类岩画拓片。
“关闭观测模式。”沈溯转身时撞到金属台,试管架上的溶液突然剧烈沸腾,透明液体里冒出银白色的雾气,落地时竟在瓷砖上蚀出细密的孔洞。李砚之按动紧急按钮的手顿住了,她盯着那些孔洞,突然倒吸一口冷气:“这些腐蚀痕迹……和三个月前北极冰盖下的那个遗址一模一样。”
走廊尽头的电梯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沈溯抓起平板冲向门口,路过消毒区时,全身镜里的他竟没有跟随转身——镜中人依旧保持着注视育婴舱的姿势,瞳孔里跳动着和婴儿芯片一样的淡蓝色光芒。
林夏在消毒记录上签下名字时,笔尖突然漏墨了。深蓝色的墨水在纸上晕开,形状竟和监控屏里那个婴儿的脑波图谱一模一样。她抬头看向育婴室的方向,那里的防护门本该是纯钢材质,此刻却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阳光透过时在地面投下彩色的光斑,像极了她小时候在祖母阁楼里见过的万花筒。
“小林,739该换营养液了。”护士长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滋滋声。林夏抓起营养液瓶时,发现瓶身上的刻度在自行变化,100ml的标识突然变成了“∞”,瓶内的淡绿色液体里浮着细小的光点,凑近看时,那些光点竟组成了无数个旋转的微型星系。
育婴室的门开了。林夏按规程戴上无菌手套,指尖刚触碰到育婴舱的开关,整个房间的灯光突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她看见舱顶的蝴蝶玩具停在半空,翅膀完全展开,磷粉组成的图案变成了一行清晰的文字:“为什么翅膀是对称的?”
婴儿正睁着眼睛看她,瞳孔里映着应急灯的红光,像两团跳动的火焰。林夏突然想起三天前的深夜,她值夜班时发现这个婴儿在哭,哭声不是新生儿的啼叫,而是类似某种频率的电波声。当时监控显示育婴舱里空无一人,直到她调取备用摄像头,才看见婴儿悬浮在半空中,芯片印记亮得像颗小太阳。
“换好了吗?”对讲机里的声音突然失真,护士长的语调变得尖锐,“第47号育婴舱的婴儿……你见过她的影子吗?”
林夏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她猛地看向育婴舱底部——那里本该有婴儿的影子,此刻却只有一片模糊的光斑,像被水打湿的墨渍。而她自己的影子在地面上蠕动着,逐渐拉长,最终与育婴舱的阴影连在一起,边缘处同样泛着淡紫色的光晕。
营养液瓶突然炸裂。淡绿色的液体溅在舱壁上,没有滑落,反而像活物般向上攀爬,在玻璃上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和沈溯在实验室里见过的那半个符号完美拼接,形成了一个类似眼睛的图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极科考站的钻探机发出最后一声悲鸣,钻头卡在永冻层深处,金属外壳上凝结的冰碴突然全部崩裂,在雪地上摔成晶莹的粉末。陈默踢了踢钻头露出的部分,发现上面缠着淡蓝色的丝线,用手一扯,丝线竟顺着钻头钻进冰层,地面随之传来轻微的震动,像有什么东西在地下苏醒。
“深度217米,探测到异常能量场。”副队长的声音在对讲机里发颤,“热成像显示……下面有东西在发光,形状和总部传来的灵魂芯片图谱完全一致。”
陈默打开保温箱,里面是沈溯寄来的芯片样本,金属表面刻着复杂的纹路。当他把样本凑近钻探机时,那些纹路突然亮起,与地下传来的光芒形成共振,雪地上的冰粒开始自行排列,组成了无数个旋转的蝴蝶图案。
三天前,他们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遗骸,颅骨里嵌着一枚与739号婴儿同款的芯片。碳十四检测显示遗骸距今已有三万年,而芯片的金属成分却与现代灵魂芯片完全一致。更诡异的是,遗骸的左手握着一块生物塑料,上面刻着和育婴舱里一样的眼睛符号。
“队长,快看冰层!”副队长的惊呼打断了陈默的思绪。钻探机周围的冰层正在融化,露出下面的岩层,岩画里的人都长着蝴蝶翅膀,手里举着发光的芯片,天空中画着两个太阳,一个是金色的,一个是淡蓝色的。
震动突然加剧。陈默看见自己的影子在雪地上扭曲,变成了岩画里的蝴蝶人形状。对讲机里传来刺耳的杂音,夹杂着断断续续的电波声,他突然意识到,那声音和林夏描述的婴儿哭声一模一样。
沈溯在实验室里展开三张图片:左边是北极岩画的拓片,中间是739号婴儿的脑波图谱,右边是灵魂芯片的能量辐射图。当他把三幅图重叠时,眼睛符号的中心浮现出一行小字:“第117次观测,惊奇能量稳定。”
李砚之推门进来时,手里的培养皿突然碎裂,里面的微生物样本在空气中扩散,形成了旋转的星云图案。“北极科考站失联了。”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最后传回的画面显示,冰层下的发光体正在上升,形状像……一只巨大的蝴蝶。”
沈溯看向监控屏。739号婴儿已经入睡,芯片印记的光芒却越来越亮,透过育婴舱在地面上投下岩画里的双日图案。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挖掘灵魂芯片时,冻土层里出土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当第一个疑问产生时,永动的齿轮开始转动。”
实验室的灯光开始闪烁。沈溯的电脑屏幕上突然跳出一段视频,是三天前林夏值夜班时的监控画面——画面里的婴儿悬浮在半空,对着空气说话,而她对面的阴影里,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手里拿着和北极遗骸同款的生物塑料,上面的眼睛符号正在发光。
“她在和谁说话?”李砚之的声音发颤。沈溯没有回答,他注意到视频里的时间显示为04:17,正是北极科考站发现遗骸的同一时刻。而婴儿说的第一句话,通过声波分析还原后,竟是三万年前古人类语言的发音:“为什么会有影子?”
育婴室的警报突然响起。沈溯冲出去时,看见林夏正站在育婴舱前,她的影子在地面上分裂成无数个,每个影子都举着发光的芯片。739号婴儿醒了,芯片印记亮得像颗小太阳,舱壁上的眼睛符号突然睁开,瞳孔里映出旋转的星系,而星系的中心,是一枚正在融化的灵魂芯片。
走廊尽头的镜子里,沈溯看见自己的瞳孔变成了淡蓝色。他终于明白二十年前石碑上未刻完的那句话是什么——当最后一个疑问被解答时,熵增的宇宙将开始回溯。而此刻,739号婴儿正伸出手,触碰着舱壁上的眼睛符号,嘴里吐出清晰的两个字:“爸爸。”
沈溯的影子突然脱离地面,飘向育婴舱。他看见影子的手里握着半块生物塑料,与婴儿对面阴影里的那半块完美拼接,组成了完整的眼睛符号。而符号的中心,浮现出他从未见过的记忆画面:三万年前的北极,一个长着蝴蝶翅膀的人将芯片嵌入婴儿颅骨,而那个婴儿的眼睛,和739号婴儿一模一样。
北极传来剧烈的爆炸声。监控屏里的冰盖正在崩塌,露出下面巨大的发光体——那是一枚直径千米的灵魂芯片,表面刻满了眼睛符号,每个符号里都有一个旋转的星系。沈溯的电脑自动弹出能量监测图,星系整个地球的能量场正在与芯片共振,而共振的源头,正是739号婴儿的那句“为什么会飞”。
育婴舱的玻璃开始龟裂。沈溯扑过去时,婴儿的芯片印记突然射出一道蓝光,穿透他的手掌,在墙壁上组成了最后的图案:无数个婴儿躺在育婴舱里,每个婴儿的芯片都在发光,而他们的影子,都长着蝴蝶翅膀。
“惊奇永动之芯的真正能量来源……”李砚之的声音带着恍然大悟的颤抖,“不是疑问本身,是提问者与回答者的共生意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溯看着自己手掌上的蓝光印记,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挖掘时,灵魂芯片里嵌着的一根头发,DNA检测显示与他完全一致。而此刻,739号婴儿正笑着伸出手,她的掌心也有一个相同的印记,像被蝴蝶吻过的痕迹。
北极的发光体突然加速上升,在夜空中炸开,变成无数个淡蓝色的光点,像一场跨越三万年的流星雨。沈溯的电脑屏幕上,熵值监测图开始逆向跳动,从无序逐渐变得有序。他终于明白《》里隐藏的终极设定:所谓的宇宙重生,不过是意识对存在本质的永恒追问,而每个提问的瞬间,都是时间长河里的永动齿轮。
婴儿的笑声在育婴室里回荡。沈溯看着她瞳孔里的星系,突然想起自己童年时问过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而此刻,那些掉下来的星星正透过
第768章 惊奇永动之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