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76章 惊奇的体温[1/2页]

熵海溯生录 乘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者:乘梓
     监护仪的蜂鸣声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起伏,像一串被拉长的叹息。沈溯站在恒温箱前,指尖悬在有机玻璃上,离那个刚睁开眼睛的婴儿只有三厘米。小家伙的睫毛上还挂着出生时的黏液,瞳孔里映着天花板的无影灯,像两汪盛着碎星的水——这是他在辐射区边缘医院轮岗的第三个月,每天都要和这样的新生儿打交道,消毒水的味道、规律的仪器声、护士们低声的交谈,一切都寻常得像循环播放的白噪音。
     “沈医生,3床的体温又波动了。”护士小陈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惯有的职业性平静。
     沈溯回头时,目光扫过墙上的电子钟:凌晨三点十七分。他接过体温计,数字在屏幕上跳动两下,停在36.8℃——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婴儿体温。可当他把听诊器贴在恒温箱侧面时,金属探头却传来一阵异样的温热,像是有只小手隔着玻璃按住了听诊器。
     “奇怪。”他皱眉,伸手摸向恒温箱的外壳。指尖触到的瞬间,那股温热突然消失了,只剩下仪器运行时的微温。小陈在旁边记录着数据,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里,沈溯瞥见婴儿后颈处的皮肤下,有个米粒大小的淡蓝色光点闪了一下,快得像错觉。
     这是“惊奇永动芯”的标识。三年前,全球联合政府为辐射区新生儿植入的微型芯片,号称能实时监测基因损伤,可沈溯总觉得这东西没那么简单。就像现在,他明明记得半小时前检查时,这孩子的体温还因为辐射应激偏低,怎么会突然恢复正常?更诡异的是那瞬间的温热,不像是婴儿自身的体温,倒像是……芯片在“呼吸”。
     他俯身凑近恒温箱,婴儿恰好打了个哈欠,小嘴翕动着,发出细弱的咿呀声。沈溯忽然想起查房时听护士说的,这孩子昨晚总盯着窗外,哪怕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他在看什么?”他喃喃自语,小陈头也不抬地说:“新生儿的视力范围只有三十厘米,能看见什么?大概是光线晃眼吧。”
     可沈溯的视线落在了婴儿的瞳孔上。那里没有倒映出窗帘的阴影,反而像蒙着一层极薄的雾,雾里隐约有无数光点在闪烁,像被揉碎的星空。他猛地直起身,胸口莫名发紧——三天前,辐射区最后一块永久冻土层突然融化,地质监测站的报告写着“异常地热活动”,可他当时在现场,分明闻到了冻土深处飘来的、类似消毒水和腐烂树叶混合的怪味。
     监护仪的蜂鸣声突然变调,尖锐得像警报。沈溯扑过去,只见屏幕上的体温曲线陡地飙升到42℃,又在两秒内跌回36℃,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掐了一下。婴儿却异常安静,甚至对着沈溯露出了一个模糊的笑容,后颈的蓝光又亮了,这次持续了足足五秒。
     “通知实验室,立刻调取这枚芯片的实时数据流。”沈溯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摸到口袋里的个人终端,屏幕上跳出一条未读消息,来自地质研究所的老友周明:“冻土样本里发现了活的微生物,DNA序列很奇怪,像是被人为编辑过。”
     终端的光映在沈溯脸上,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看过的一份禁档——21世纪末,人类第一次向宇宙发送包含自身基因信息的探测器时,曾在发射基地的冻土带封存过一批“文明种子”,其中就有记录着人类早期天文观测数据的微生物样本。当时的科学家说:“如果有一天地球文明消失,这些微生物会替我们继续仰望星空。”
     婴儿的手指突然动了,蜷成一个小小的拳头,像是在抓住什么。沈溯的目光顺着那只手往上移,看到恒温箱的玻璃上,不知何时凝结了一层细密的水珠,水珠里映出的星空,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
     周明的实验室在地下三层,门禁系统识别沈溯的虹膜时,发出了一声短促的警告:“权限等级不足,检测到异常生物信号随行。”沈溯愣了一下,低头看向怀里的保温箱——他申请了临时监护权,理由是“芯片异常需密切观察”,可系统说的“异常生物信号”,总不会是指这个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放他进来。”周明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明显的疲惫。厚重的合金门滑开时,沈溯闻到了浓烈的福尔马林味,混合着周明身上的烟味。实验室中央的培养皿里,漂浮着一团半透明的胶状物质,在紫外线下泛着诡异的银光。
     “这就是从冻土带挖出来的微生物群落。”周明用镊子夹起一片载玻片,“你看这个。”显微镜的显示屏上,无数形似纺锤的微生物正在游动,它们的细胞膜上布满了细小的光点,光点闪烁的频率,竟和保温箱里婴儿的呼吸节奏完全一致。
     “更奇怪的是这个。”周明调出一份基因序列图谱,红色的碱基对在屏幕上排列成螺旋状,“我们解析了其中一段,发现不是遗传密码,而是一串二进制代码。翻译过来是一句话。”
     沈溯的心跳漏了一拍,看着周明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一行字:“为什么星星会眨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保温箱里突然传来轻微的响动,婴儿醒了,正睁着眼睛盯着培养皿。培养皿里的微生物突然剧烈骚动起来,银光暴涨,周明的终端“滋啦”一声冒出火花,所有数据瞬间清零。“怎么回事?”周明惊呼,沈溯却注意到,婴儿后颈的蓝光和微生物的银光同步亮了起来,像两团遥相呼应的火焰。
     “它们在交流。”沈溯的声音干涩,“芯片的热量融化了冻土,释放出这些微生物,而婴儿的疑问……”他说不下去了,一个荒谬的念头在脑海里炸开:如果“惊奇永动芯”的真正作用不是监测,而是唤醒呢?唤醒那些被封存了一个世纪的、记录着人类最初惊奇的“种子”。
     周明突然指向窗外,辐射区的夜空不知何时放晴了,星星密密麻麻地铺在天上,其中一颗格外明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闪烁着,频率和培养皿里残存的微光一模一样。“那是……北极星?”周明的声音发颤,“它的闪烁周期应该是恒定的,怎么会突然变了?”
     沈溯低头,婴儿正对着他笑,小手拍打着保温箱的玻璃,像是在说什么。他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问父亲的第一个问题:“星星会掉下来吗?”父亲说:“不会,它们在等我们过去。”
     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起,红色的灯光在墙壁上滚动。周明的终端弹出紧急通知:全球各地的永久冻土层同时出现融化迹象,释放出的微生物正在大气层中形成絮状云,云团的形状,和人类发送给宇宙的第一组信号图案完全一致。
     “它们在回应。”沈溯喃喃自语,怀里的婴儿突然发出清晰的咿呀声,像是在重复某个古老的词语。后颈的蓝光彻底亮起,照得保温箱内壁上凝结的水珠都变成了蓝色,水珠里的星空开始旋转,变成一个旋涡,仿佛要把人吸进去。
     周明突然抓住沈溯的胳膊,脸色惨白:“你还记得‘共生计划吗?二十年前被废弃的那个,说要让人类基因和宇宙信号共生……”他的话没说完,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撞开,一群穿着黑色制服的人冲了进来,为首的人亮出证件,上面写着“全球异常应对局”。
     “沈溯医生,我们怀疑你携带的个体与冻土异常有关,请配合调查。”对方的声音冰冷,沈溯下意识地抱紧保温箱,婴儿在里面安静得可怕,只是蓝光越来越亮,映得他的瞳孔里也出现了旋转的星空。
     他突然明白过来,婴儿的疑问不是偶然,芯片的热量不是异常,那些微生物更不是简单的“文明种子”。它们是一个开关,被人类最初的惊奇打开,又被新生的疑问点燃。而现在,某个沉睡了一个世纪的东西,正在通过这个婴儿,重新睁开眼睛。
     黑色制服的人逼近了,沈溯转身看向窗外,北极星的闪烁越来越快,像在倒计时。怀里的婴儿突然伸出手,指向天空,他的指尖划过的地方,空气里出现了一道蓝色的轨迹,轨迹上浮现出无数细小的文字,那是人类历史上所有关于宇宙的提问,从“星星为什么会眨眼”,到“我们是不是孤独的”。
     “它们在等答案。”沈溯轻声说,黑色制服的人已经抓住了他的胳膊,可他一点也不觉得害怕,因为他看到婴儿的眼睛里,星空正在变成一张脸,一张既陌生又熟悉的脸,像是所有提问者的集合体。
     保温箱的玻璃突然裂开,蓝光涌了出来,和实验室里残存的微生物银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光柱,冲破屋顶,直刺夜空。北极星在那一刻骤然明亮,随后炸开,变成无数光点,落向地球。
     沈溯最后听到的,是婴儿清晰的声音,像穿越了时空的回响:“因为它们在呼吸啊。”
     北极星炸开的光点落在地上时,变成了无数只半透明的飞虫。它们翅膀扇动的频率恰好是440赫兹,像无数把微型音叉在空气中震颤,沈溯被黑色制服按在地上的瞬间,听见整座城市的玻璃都在共鸣——这是他被注射镇静剂前最后的记忆。
     再次睁眼时,消毒水的味道变得陌生。白色墙壁上有规则的六边形纹路,像某种昆虫的翅膀,监护仪的声音变成了流水般的嗡鸣。沈溯动了动手指,发现手腕被柔软的银色束缚带固定着,带子上的纹路会随着他的呼吸变色。
     “醒了?”一个女人的声音从左侧传来。她穿着和墙壁同色的白大褂,胸前别着“全球异常应对局生物部”的标识,手里转着一支金属笔,笔杆上的反光在天花板投下细碎的光斑,“我是林夏,负责记录你的生理数据——别紧张,束缚带只是防止你接触到‘不该碰的东西。”
     沈溯的目光扫过房间角落。那里有个半米高的金属箱,箱门是单向玻璃,隐约能看见里面有团模糊的影子在蠕动,像是被放大了无数倍的微生物。“婴儿呢?”他的喉咙发紧,林夏转笔的动作顿了顿,笔杆突然亮起蓝光,和记忆中婴儿后颈的光点一模一样。
     “你该先关心自己。”林夏把笔放在桌上,屏幕上立刻跳出沈溯的基因序列图谱,红色碱基对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注射镇静剂后,你的DNA开始与冻土微生物产生共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正在变成‘共生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金属箱突然发出咔嗒声。沈溯瞥见箱内的影子展开了薄膜状的翅膀,翅膀上的纹路竟和他手腕束缚带的图案完全一致。林夏起身关上箱门,动作快得像在掩饰什么:“三年前植入的‘惊奇永动芯,其实是‘共生计划的重启装置。21世纪封存的微生物不是文明种子,是外星文明投放在地球的‘信息孢子。”
     监护仪的嗡鸣突然尖锐起来。沈溯的视线越过林夏的肩膀,看见墙上的六边形纹路正在渗出银色液体,液体聚成的光斑里,浮现出二十年前的画面:一群穿着白大褂的人在冻土带埋下金属容器,为首的男人侧脸和周明惊人地相似,而容器表面的标识,正是“惊奇永动芯”的蓝光图案。
     “周明也是你们的人?”沈溯猛地挣脱束缚带——那些银色带子在他情绪激动时变得柔软如丝绸。林夏没去阻拦,只是按下桌上的红色按钮,房间突然陷入黑暗,只有金属箱的单向玻璃透出微光,里面的影子正贴着玻璃写下歪歪扭扭的字:“星星在呼吸”。
     与此同时,地下三层实验室里,周明正用紫外线灯照射着培养皿。融化的冻土样本在灯下显出脉络状的纹路,像被冻住的闪电。他的终端屏幕上,沈溯的定位信号正在闪烁,旁边附着林夏的留言:“目标已出现共生体征,建议启动‘回溯程序”。
     “回溯个屁。”周明把烟头摁在培养皿边缘,微生物突然聚集起来,形成二十年前的画面:年轻的他站在冻土带前,看着父亲将记录着“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的微生物样本封入容器,“爸,你说这些东西真能听懂人类的问题?”父亲当时笑着拍拍他的肩:“不是听懂,是记住——当人类忘记仰望星空时,它们会替我们提问。”
     终端突然震动,弹出沈溯的实时心率图。周明盯着那些起伏的曲线,突然想起三天前冻土融化时,监测仪记录的地震波频率,竟和此刻的心率完全一致。他抓起样本管冲向电梯,电梯门关闭的瞬间,看见实验室的天花板渗出银色液体,液体里漂浮着无数细小的星星。
     沈溯在黑暗中摸到了金属箱的开关。箱门打开的瞬间,他被一股温热的气流包裹——里面没有怪物,只有那个婴儿,正睁着眼睛对他笑,后颈的蓝光已经蔓延到整个胸口,像披着一件星空织成的小被子。
     “它们不是外星孢子。”婴儿突然开口,声音像无数人在同时说话,“是人类投向外星的提问,被宇宙反弹回来了。21世纪的探测器没有找到外星文明,却触碰到了宇宙的意识——现在,它通过你在回答。”
     银色液体已经漫到脚踝。沈溯抱起婴儿时,发现那些液体正在渗入自己的皮肤,脑海里突然涌入无数画面:古埃及人记录星象的壁画、伽利略望远镜里的月球、中国天眼捕捉的脉冲星信号……所有人类对宇宙的提问,都在他的意识里翻腾。
     “沈医生!”周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伴随着枪声和玻璃破碎的声响,“林夏在撒谎!共生计划不是和外星文明共生,是让人类重新找回对宇宙的惊奇感——那些微生物记录的不是问题,是提问时的心跳频率!”
     婴儿的手指指向窗外。沈溯看见北极星炸开的光点已经落地,变成了无数个正在仰望星空的人,他们后颈都亮着蓝光,像被点燃的星辰。林夏举着枪冲进来,白大褂上沾着银色液体:“你们以为这是进化?这是宇宙的陷

第776章 惊奇的体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