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脸上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与坚定。
朱明夷对张云鹗的能力和忠诚毫不怀疑。
“延安府的田亩清查、登记、分配,以及流民的安置,都交给你负责。”
“这是一桩大工程,也是一桩得罪人的差事。”
朱明夷看着他,语气带着几分郑重。
“本王信你,能把这桩差事办得妥妥当当。”
“殿下放心!”张云鹗声音洪亮。
“微臣定然不辱使命!”
“那些藏匿田产、欺压百姓的鼠辈,微臣必将他们清查干净!”
“就像打扫茅坑一样,把这延安的烂摊子,给殿下收拾得干干净净!”
他这话一出,堂下那些士绅的脸又白了几分。
张云鹗的名声,他们是打听过的,眼里揉不得沙子,尤其是对贪腐和盘剥百姓之事,简直是深恶痛绝。
现在得了秦王的尚方宝剑,他们这些靠土地吃饭的,以后的日子只怕更难过了。
朱明夷满意地笑了笑。
他从榆林调来了一批经过系统培训的基层官吏。
这些官吏虽然年轻,但都学过现代的管理知识,对土地测绘、人口登记、账目管理都有系统的了解。
有了这些人协助,加上张云鹗的铁腕手段,推行“王田令”并非难事。
至于安置流民,这正是“发粮募人”政策的后续。
榆林城内外的近五十万人口,已经让原本的土地不堪重负。
延安及其周边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正好可以用来安置这些新增的人口。
将榆林的十数万流民分批迁往延安,不仅能缓解榆林的压力,也能迅速充实延安的人口,为将来的屯田和兵源打下基础。
延安府,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开始打上深刻的“秦王”烙印。
一切安排妥当,朱明夷没有丝毫停留。
留下王卫钦率领铁壁营一部驻守延安,弹压地方,他亲率秦王卫、破军营以及铁壁营主力,联合秦宁威一万骑兵,近十万大军,再次踏上征程。
下一个目标,关中腹地,陕西首府——西安!
那里,还有田见秀的三万大顺军老营精锐在等着他。
四月初二,春风和煦,却吹不散西安城头那凝重的阴霾。
城外,旌旗如海,连营百里。十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漫过黄土塬,将这座陕西首府围得铁桶一般。朱明夷一身玄甲,立马于中军旗下,身侧是尤世威、侯天禄、王卫钦诸将,身后是秦王卫、铁壁营、破军营的精锐,以及秦宁卫的一万铁骑。那股子从榆林带来的,混合着铁血与希望的彪悍气息,直冲云霄。
延安不战而下,让大军士气高涨,但也让朱明夷多了几分警惕。西安不同于延安,城高池深,更是闯军在陕西的老巢,守将田见秀也是李自成麾下宿将,并非李过那般惊弓之鸟。
城楼之上,田见秀手扶垛口
第94章 十万大军下西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