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另外,设立‘英才选拔机制。”朱明夷补充道,“凡在民兵训练中表现优异、天赋异禀者,一经选拔入正规军,其家庭可由官府提供三年足额口粮!”
     “三年口粮!”张云鹗倒吸一口凉气。这手笔不可谓不大!对于刚刚分到土地、生活尚不稳定的农户来说,这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可以预见,此令一出,关中必将掀起一股参军热潮。
     “正是。”朱明夷点头,“乱世之中,什么最贵?人命最贱,但也最贵!咱们要的就是精兵!同时,军中也要论功行赏,凡作战勇猛、有功勋的老兵,大胆提拔,充实基层军官队伍,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谢云舟在一旁静静听着,此时开口道:“殿下深谋远虑。兵马欲动,文治亦需跟上。关中新定,百业待举,然官吏匮乏,尤其基层,多有掣肘。长此以往,新法推行、钱粮征收,恐生变数。”
     “云舟所言,正是我接下来要做的。”朱明夷深以为然,“咱们不能总靠着几个大头兵去收税管民吧?那不成军阀了?”他踱了几步,忽然停下,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笑容,“本王有个想法,咱们来办个……夜校!”
     “夜校?”张云鹗和谢云舟面面相觑,显然没听过这个词。
     “对,夜校!”朱明夷解释道,“就是晚上开课的学堂。专门面向咱们的士兵、民兵,还有那些分了地的农户子弟,以及愿意为王府效力的读书人。不求他们学得多精深,初期目标很简单——每天晚上,认两个字!”
     “认字?”张云鹗有些不解,“殿下,临阵磨枪,怕是……”
     “不是让他们去考科举。”朱明夷摆摆手,“目标是让他们能看懂基本的告示、军令、田契、税单!你想想,咱们的士兵,如果连军令都看不懂,怎么打仗?咱们的农会干部、里甲长,如果连田亩文书都看不明白,怎么帮咱们管理地方?”
     “咱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秩序,就需要大量能读会写、忠于王府的基层人才。这些人从哪里来?就从这些士兵、农户里来!他们受了王府的恩惠,对旧士绅没有好感,只要教会他们基本的读写算术,就是咱们最可靠的根基!”
     朱明夷越说越兴奋:“夜校教习,可以从招揽来的落魄秀才、识字的军官里选拔。教材嘛……就从最简单的《三字经》、《百家姓》开始,再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咱们新政策的小册子。学得好的,优先提拔!将来咱们的税吏、村长、镇长,就从这些人里面选!”
     张云鹗和谢云舟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眼中都亮了起来。
     这法子……简直是釜底抽薪,又润物无声!
     不依靠传统的士绅阶层,而是从底层培养自己的行政力量,虽然耗时耗力,但一旦成功,建立起来的统治将稳固无比!
     “殿下英明!”张云鹗由衷赞叹,“此法若能推行,不出三五年,关中基层官吏,将尽出殿下门下,政令畅通,如臂使指!”
    

第111章 大开军智升人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