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7章 二流子于华和吴兆梅之间的爱情故事[1/2页]

玉皇大帝转世之长生诀续! 国泰民安张玉皇3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巷口的月光
     第一章 烂泥与白梅
     于华第一次见到吴兆梅,是在春末的一场雨里。
     他蹲在红旗巷口的梧桐树下,正用一根铁丝撬对面小卖部的窗锁。雨丝斜斜地打在他油亮的头发上,混着廉价发胶往下淌,在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夹克上晕出深色的斑。巷子里的灯忽明忽暗,照着他嘴角那抹漫不经心的笑——再过三分钟,张寡妇家那只芦花鸡就能进他的网袋。
     “你在做什么?”
     女人的声音像冰棱敲在玻璃上,脆生生的,带着点冷意。于华手一抖,铁丝“哐当”掉在地上。他转头时,看见个穿白衬衫的姑娘站在雨里,手里抱着个画夹,帆布鞋上沾了泥,却依旧挺直着背,像株没被雨打垮的白梅。
     是新来的美术老师,吴兆梅。前阵子听巷子里的王婆说过,师范大学毕业的,分到了街办小学,租住在三号院的阁楼里。
     于华啧了声,捡起铁丝揣进裤兜,扯了扯嘴角想笑,却发现脸上的肌肉有点僵:“吴老师啊,散步呢?”
     吴兆梅没答,目光落在他脚边那个敞口的网袋上——里面露出半截芦花鸡毛。她的眉头蹙了蹙,像幅工笔画突然添了道不该有的折线:“于华,张婶的鸡是她孙子唯一的念想,你别欺负人。”
     于华的脸腾地红了。他讨厌别人叫他的名字时带着这种语气,像在说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红旗巷的人都这么看他:三十岁了,没正经工作,靠偷鸡摸狗和街坊的接济过活,爹娘死得早,唯一的哥哥在外地打工,几年没回过家。他早习惯了那些白眼,可从吴兆梅嘴里说出来,却像被针扎了下。
     “关你屁事。”他梗着脖子,故意把网袋往身后藏了藏。
     吴兆梅却往前走了两步,雨打湿了她的刘海,贴在光洁的额头上。“我刚从张婶家出来,她孙子发烧,正哭着要吃鸡。”她的声音放软了些,带着点恳求,“这鸡你先给我,多少钱,我赔给你。”
     于华愣住了。他以为她会像居委会主任那样叉着腰骂,或者去找片儿警。他看着她掏钱包时露出的手腕,细白得像刚剥壳的笋,再看看自己满是油污的指甲,突然觉得手里的网袋沉得像块石头。
     “谁要你钱。”他嘟囔着,把网袋往她脚边一扔,转身就往巷尾跑。雨水混着什么温热的东西从眼角滑下来,他抬手抹了把,骂了句“妈的”。
     第二天一早,于华被敲门声吵醒。他光着膀子打开门,看见吴兆梅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个搪瓷碗,里面是金灿灿的炒鸡蛋。
     “给你的。”她把碗递过来,眼睛弯了弯,像含着晨光,“张婶说谢谢你把鸡送回去,这是她给你煮的。”
     于华的手在裤缝上蹭了蹭,没敢接。他昨晚跑回出租屋,翻箱倒柜找了件没破洞的T恤,又用肥皂洗了三遍手,可此刻还是觉得自己浑身是灰,碰不得那干净的搪瓷碗。
     “我不爱吃鸡蛋。”他撒了谎,目光落在她身后——三号院的阁楼窗户开着,晾着件蓝格子衬衫,风一吹,像面小小的旗。
     吴兆梅也不勉强,把碗放在门口的台阶上:“那你记得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她转身要走,又回过头,指着他窗台上的空酒瓶,“于华,你这窗户朝东,早上能晒着太阳,别总关着。”
     于华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才敢拿起那碗炒鸡蛋。蛋黄的香气钻进鼻子时,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娘也总在早上给他煎鸡蛋,说吃了能长个子。他蹲在门口,一口一口地吃,眼泪掉进碗里,咸得发苦。
     那天下午,于华没去常去的牌局。他把出租屋里的空酒瓶全捡起来,捆成一摞扛到废品站,换了五块三毛钱。路过街办小学时,他看见吴兆梅在操场上教孩子们画画,她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在纸上画太阳,手腕轻轻一转,就画出圈金色的光。
     于华站在围墙外,看了很久。直到放学铃响,他才慌慌张张地躲到树后,看着她抱着画夹出来,被几个学生围着,笑起来的时候,嘴角有个小小的梨涡。
     “于大哥?”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突然指着他,“吴老师,那是住在红旗巷的于大哥!”
     吴兆梅抬头望过来,于华的脸又红了。他转身就跑,听见她在身后喊:“于华,明天有空吗?学校要修篱笆,你能来帮忙吗?管饭。”
     他没回头,却在心里答了声:“有空。”
     第二章 补丁与画
     修篱笆那天,于华起得比鸡早。他找隔壁的老王借了把钳子,又把那双裂了口的解放鞋刷得发白。走到学校门口时,吴兆梅已经在等了,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馒头和咸菜。
     “先吃点东西。”她把一个热乎的馒头递给他,指尖碰到他的手,两人都像被烫到似的缩了回去。
     于华啃着馒头,眼睛却瞟着她手里的画夹。封面上画着红旗巷的巷口,梧桐树下蹲着个模糊的人影,像极了那天的自己。
     “你画的?”他忍不住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吴兆梅点点头,翻开画夹给他看:“我想画一组‘巷子故事,你看这张,是王婆在门口择菜。”
     画里的王婆戴着老花镜,嘴角的皱纹里都带着笑,旁边还画了只摇尾巴的小狗。于华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下——他住了这么多年,从没发现红旗巷原来这么好看。
     “这篱笆该换几根桩子。”他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拿起钳子开始干活。生锈的铁丝在他手里变得听话,断掉的木桩被他一根根拔出来,新的插进去,敲得笔直。
     吴兆梅坐在旁边的石头上画画,偶尔抬头看他。阳光照在他汗湿的后颈上,泛起一层细密的光。她发现于华干活的时候很专注,眉头微微皱着,不像平时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你以前是做什么的?”她忍不住问。
     于华的动作顿了顿。“在工地上搬砖。”他声音闷闷的,“后来摔了腿,就回来了。”
     吴兆梅“哦”了一声,没再追问。她知道巷子里的传言,说于华是在外面打架被打断了腿,才灰溜溜地回了红旗巷。可看着他此刻认真的样子,她觉得那些话或许不全是真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吴兆梅从食堂打了两个菜,一荤一素。于华盯着那盘红烧肉,咽了咽口水,却只夹青菜。
     “你吃啊。”吴兆梅把肉往他那边推了推。
     “我不爱吃肉。”他又撒了谎。
     吴兆梅没戳破,只是把肉切成小块,混在米饭里给他:“多吃点才有力气干活。”
     于华的鼻子突然有点酸。他想起腿刚摔断那会儿,躺在出租屋里,三天没吃东西,是隔壁的王婆端了碗热粥来,也是这样,把肉碎拌在粥里,说“多吃点才好得快”。
     下午干活的时候,于华的腿突然疼起来。阴雨天落下的旧伤,一累就犯。他咬着牙想继续,却眼前一黑,差点摔倒。
     “你怎么了?”吴兆梅扶住他,摸到他额头上全是冷汗,“是不是腿不舒服?”
     于华点点头,想推开她,却没力气。她的手很软,带着肥皂的清香,比他贴的止痛膏药还管用。
     “我送你回去。”吴兆梅半扶半搀着他往红旗巷走。于华的胳膊搭在她肩上,能闻到她头发里的香味,像春天的青草。他觉得自己的脸又红了,幸好天色有点暗。
     到了于华的出租屋门口,吴兆梅才发现这屋子比她想象的干净。虽然家具旧,但桌子擦得发亮,床上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窗台上还摆着个玻璃瓶,里面插着朵野菊花。
     “你坐着,我给你找点药。”吴兆梅在屋里转了转,从抽屉里翻出个药瓶,里面是止痛片。
     于华看着她倒水的背影,突然说:“我不是打架断的腿。”
     吴兆梅回过头,眼里带着疑

第637章 二流子于华和吴兆梅之间的爱情故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