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基深厚,在松河郡乃至全国都是叫得上名号的。
早在南地灾情刚出的时候,祁同光便组织捐赠了一批物资送去前线。此次朝廷出了引商入仕的政策,沈清便让祁玉瑾去信知会一声。虽然赶不上头几个的优待,但总归是好的。她依稀记得,原身有一个表弟志在庙堂,可惜因为商贾身份无缘科考。
“那我也得好好拜见一下祁族长。”
这十来日,楚朝偶尔出去骑马,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车中陪着沈清。两人的相处比以往更加亲近自然。孟延川倒也十分知趣,除却吃饭在一处之外,不怎么来打扰。
说话间,一行人便来到了城门口。
松河郡郡守柴桑立在城门口迎接:“想必三位就是楚世子、安南郡主和孟大人吧。下官几日前接到朝廷的旨意,特地在此恭候各位。”
孟延川拱手:“有劳柴大人了。”
“今日天色已晚,下官安排了住处,各位今晚稍作休息,明日再启程。”
因着祁氏一族,松河郡也集结了不少经商者。虽然不少人在外奔波,但始终扎根在故乡,使得松河郡发展欣欣向荣,向朝廷纳税爷颇丰。连带着府衙等一应官家地盘都有商户捐资,修建得十分气派。
即便是见识过上京的繁华之人,也不得不感叹松河郡的富庶。
孟延川望着他们休憩住处的门庭感叹道:“修建此处的花费不菲,若是用在灾情上定然能救不少灾民。”
闻言,沈清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倒是柴桑面上有些难堪,随机又接过话茬附和:“孟大人所言极是,松河郡商户颇多。灾情最初,便集结人马送了物资,也算是大家的一片心意。”
孟延川也恭敬地拱手回礼。
虽说这句得罪人的话说在人家的地盘,可不日便会传到天子的耳朵里。这才是孟延川的目的。明眼人看得出来,可别人至多只会感叹孟大人心系百姓。
“那下官便送到这里,若是有任何需要尽管差人知会下官。”
柴桑留下一批府衙的人听候差遣,沈清等人安顿好人马便各自寻了个房间住下。他们连日赶路,这还是第一次有床能睡。沈清一顿洗漱之后,让秋蝉奚泽不必看着自去休息。
赶路的疲惫战胜了一切,沈清几乎是沾床便睡着了。直到翌日快晌午之时,才被秋蝉喊醒。
“小姐,快醒醒,祁老爷来了。”
沈清迷迷糊糊地睁眼,一听这话,社畜的基因在这一刻突然被激发了出来,好像听到要面见大老板之前那么紧张。
“舅父这么早?”
“哪里早呢,这都快晌午了。但世子说赶路辛苦,让我别喊您。”
沈清心头划过一丝甜,立马起身洗漱梳妆。话虽如此,但第一次面见原身的舅父还是要郑重的。舅父人虽然远在清河郡,但从小到大该有的礼物和疼爱确实一分不少地送到了镇北侯府。更何况自己已经起晚了,在别的礼节上万不可怠慢。
第47章 不是中原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