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的便是侥幸逃过一劫的雍亲王一党的余孽被周则知晓,而借着灾情这事能够报复到他们;再不然就是周则为人所驱使,而且这人与周则有较深的连接,才能让他心甘情愿顶罪。
听了赵措的解释,孟延川觉得说的有理,心中也开始盘算起来。
这番推论确实是有理有据,但沈清总觉得还有什么地方不对。不是周则,而是左相身上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原书中左相是通敌叛国,可他拿什么保证北戎人不会事后翻脸,杀他而后快?又是什么时候和北戎牵上线的?
他如今历经两朝可谓是名望颇高、一人之下,即便他真的觊觎那把宝座,何不再早几年在新皇登基、朝堂未稳之时就揭竿而起呢?
两人回到马车之后,沈清凝眉还在思考着这件事,却未有结论。
想到楚朝刚才未发一言便问道:“你对雍亲王的事情可有印象?”
“赵措说的基本上就是事实了。”
沈清注意到他话里有话:“基本上?”
那意思就是还与事实有偏差了?
既然楚朝开了这个口,便是不准备吊人胃口。他掀开车帘示意逐风将周围人遣开一段距离,防止听到什么不该听的。
这番举动看在沈清眼里,知道接下来所言必定是一些鲜为人知的秘辛。
“可是当年之事有什么隐情?”
这事情隐秘,皇家之中知道的人都极少。可楚朝说过要坦诚相待,便不会欺骗。
“世人还是低估了先皇对雍亲王的疼爱,那毕竟是他亲手养大,也是他与曹贵妃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当年曹贵妃荣宠一时,皇宫中那座摘星楼便是为她所建。”
此言一出,沈清心里就凉了一半:“你的意思是当年雍亲王被满门抄斩,但他其实没死还活着?”
雍亲王要是还活着,皇上、左相、当年的那些受害者怎么可能会放过他?
但楚朝却摇了摇头:“他死了,但不是死在先皇手上。先皇当年暗中安排人调包,留了雍亲王一条命,但其余人确实都死了。只不过也仅仅只是留了一条命,活得下来活不下来只看他的造化。”
“虽然皇上监视着百官,但百官也在看着皇上。私下换人已经是极限,再有牵扯难保不会将事情捅大。”
沈清闻言,心中对此事保持怀疑。雍亲王的事情朝野瞩目,多少双眼睛盯着,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换走吗?
左相这个原书中的反派如果知道自己穷尽半生的努力最后却被这样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心中难道不会有怨有恨吗?
沈清总觉得当年的事情,左相是知情的。
“先皇恐怕是希望留他一条活路,可雍亲王三族净绝,唯他一人。呼风唤雨的前半生哪里能教会他如何低声下气、隐姓埋名地谋生?何况这件事想要瞒天过海怕是没那么容易。”
楚朝:“你猜的没错,他的确无法一人活下去。可有一点偏差,这也许连先皇都不知道,雍亲王还有一个血脉。”
第92章 秘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