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年和乌克兰合作的飞机公司生产了一段时间的抽水机,去年底,开始了研制航天飞机的项目。
     参与这个项目的是国家的成飞、沈飞、哈飞。
     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主要区别就是一个可以载人往返空地之间,一个只能在轨道上飞。
     以前,欧美国家设计建造的航天飞机是被火箭送上太空,然后在地球轨道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再自己飞回地球。
     现在,飞象他们研制航天飞机的设想是可以自己飞上去,自己飞回来。
     欧美国家已经停止了研发,他们认为近地轨道间的载人飞行没什么用了。
     而中国为什么研发?
     因为,这和我们的太空计划有关。
     庄诚给国家提交的报告中,就重点强调了太空适应性训练和太空军建设。
     这样就需要一个太空基地,同时还需要运载人员和货物的航天飞机。
     这样的航天飞机有几大难点。
     一是,需要强大的动力使重达上百吨的飞机可以脱离地球重力,达到一定的速度,飞到指定轨道。
     二是,飞机上的维生系统。
     三是,进出大气层时的隔热材料。
     航天飞机的发动机现阶段还真解决不了。大气层内的发动机无法在太空中使用,也没有这个大推力的发动机。
     只能使用一个原苏联的方案,就是捆绑火箭,达到一定的高度和速度之后,火箭脱离,飞机在使用本身的发动机推动提速,进入预定轨道。
     维生系统难度不大,可以攻克难关。
     隔热材料是个难题。
     以前是用的陶瓷隔热瓦或者复合材料隔热瓦,缺点就是有脱落的危险。
     现在有了解决方案,就是石墨烯新材料。
     研究人员发现,石墨烯在特定的排列下具有迅速导热的作用,也就是它可以散热,散热的意思就是可以隔热。
     航天材料学家和庄诚一起来到了新材料研究中心。
     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往一块铝合金板上喷吐黑色的颜料。然后,把这块铝合金板放入一个水槽内,槽内是一种液体。
     刚一放下去,颜料就变色了。
     完全浸泡在药液内10分钟,实验员又拿出来,放在烤灯下烤干。
     三十分钟后,一块浅蓝色的金属板就制备好了。
     实验员把这块金属板放进了一个由耐火砖垒砌起来的高温炉里,打开了开关。
     “轰隆隆。”
     炉内火焰升腾。
     炉外的电子温度计面板上的数字在飞快的上升。
     100度,200度,300度……
     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800度,1000度,1200度……
     那块浅蓝色的金属板没有什么变化。
     1300度,1400度,1500度……
     我去,1500度就是航天飞机在大气层中下降时的摩擦温度。那块金属板还是没有变化。
     1600度,1700度,1800度,1900度,2000度……
     哇,这已经超过了欧美航天飞机隔热瓦的极限温度了。
     温度计的数字依然在向上跳着。
     2300度,2500度,2900度……
     现场的人已经知道,隔热材料已经找到了。
     在温度达到了4800度时

第207章 航天飞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