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庄诚曾经亲自去了制造工厂,看到了100平方的光电转换板。它是黑色不反光材料,是石墨烯新材料,光电的转换效率可达50%。
     科学家设计的这个金星的戴森球,与其说是球,不如说是个碗,一个倒扣着的碗。
     这个碗是由光电转换板组成的,对着太阳的一方,把照射在金星上的阳光完全遮住,然后就可转换出一半的电能,通过远程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把电传回地球。
     方舟建造需要的能量就由这个供电站提供。
     而根据金星的表面积计算,要把金星向着太阳的这面遮住,至少需要100平方的光电转换板1亿5000万块。
     这也只是遮挡了的部分。
     完全遮住至少需要1500亿块,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按照万块来生产,也需要100家工厂,24小时生产1年,还要达到每分钟要生产3块转换板。
     地球与金星的距离是4050万公里,按照现在的普通飞行速度100公里秒计算,5天就可到达金星。
     由于巨浪发动机制造困难,只会把他安装在巨型的飞船上。像飞象集团的货运飞船是不可能安装的,这样就不经济。
     根据计算,每5天发一批货,正好前一艘卸货安装完毕,这艘飞船刚刚到,而下一艘刚刚启程。
     在金星的静止轨道上,一艘巨大的飞船按照金星的公转速度35公里秒,跟随金星一起飞行。
     长宽各10米的光电转换板一块跟着一块的的被机器人连接在一起,就在飞船的尾部释放出去了。
     一长串的黑色光电转换板跟着飞船在飞行。
     没放出1万米的长度,最后一块上就会有一台微型发动机。就这样每1万米一条的黑色长条出现在空中,就会启动发动机,自动的追上前面的转换板,自动的对接起来。
     5天时间,天空中的216块万米电板自动的连接起来了,形成了一条10米宽216万米上的黑色飘带,在太空中跟随着金星围着太阳奔跑。
     很快,远处一个黑点出现了,另一艘喷涂着金象标志的飞船赶来,同时开始了减速。
     双方简短的打了个招呼,先前的飞船就加速离开了。
     后来者开始了释放电板,和先前的飞船是一样的操作程序。很快就一长条一长条的电板就连接起来。
     5天之后,这艘飞船刚刚完成工作,另一艘飞船就赶来了。
     就这样,每隔5天就会来一艘新的飞船,接替前一艘。然后再用5天时间释放电板。
     时间就这样慢慢的流逝。
     金星向阳的一面,一条条黑色的光电转换电板开始了汇合连接。
     逐渐就形成一块黑褐色的版块,遮蔽了一部分阳光。
     很多时候,会飞来一艘较小的科考船,开始测试电板下面没有阳光地方大气层里的温度。
     整个2021年飞船就这样锲而不舍的飞来飞去。
     在年底的时候,除了继续铺设电板之外,在不远处架设的电力远程传输装置也开始了建设。
     地球到金星的这条航路上,开始真正的热闹起来。
     金星的静止轨道上遮盖了15亿平方米的电板。24小时可产生360亿度的电力。
     在增压到特高压

第237章 金星戴森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