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2章 走在荆棘丛生的地方[1/2页]

帝心不在 流光且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于李青河临走前提及的,太傅离开大部队,单独绕道回定州的行为,萧倾是没想明白为什么的。
     这本来就受过伤了,路上盯着他想要他命的人肯定不少,他不找最近最安全的路快点回来,还要绕着道浪一圈?
     这不是明摆着傻羊送狼口吗?
     不过,这些话萧倾是没有对李青河说的。
     那么现在,她要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安祭武魂。
     说到这个,萧倾就觉得无论是太傅也好,还是李青河也好,其实本质都是个坑。
     这明显就是个历史遗留问题。
     太傅就这么放心,让一个完全不熟悉大萧国情的,十岁女娃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怎么想的呢?
     不管怎么想的,萧倾还是认真想了想。
     跟着大部队回来的,一是王铭将军的灵柩,会由王家人扶灵南下;二是那牺牲在北都的一万将士的骨灰。
     她一时觉得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追封之事,安葬地址的选择,祭拜之事等等。
     但是这些念头都是东一处,西一处的,没有完整的体系。
     她想,她应该找个深知大萧律法礼仪之人问一问。
     按照旧制不行,那就提高丧葬之礼的等级。相信这个时候了,也没有人会和逝去的人过不去。
     而王铭与王项还是同宗同族的兄弟。
     萧倾略微理出点思路,便吩咐刘意去请王项过来。
     这样的大事肯定是要和掌管六部的丞相和枢密院使商量的。
     不一会儿,王项就来了。
     萧倾问起朝廷对功臣的丧葬之礼,又问起王铭将军的家庭情况,王项心里便有底儿了。
     小陛下仁德,这是想要给他的兄弟王铭多些荣耀,惠及宗族后代。
     王项跪谢圣恩,向萧倾推荐了一个人。
     便是他的得意门生,如今任兵部尚书的余在廷。
     萧倾都差点乐了。
     老熟人啊。
     南校场比武一事就是余在廷在操办的。
     后来她不幸受伤,可余在廷依然按照她的意思,把差事办得妥妥贴贴的。
     她对这个人很有好感。
     王项趁机为自己的学生说好话。
     “在廷办事认真,兢兢业业,熟知律法,但为人低调,一般同僚之间的宴请之事都不喜欢凑热闹,渐渐地身边就越发清静起来。陛下,其实臣一直也提醒过在廷,同僚之间也是要多走动走动的,若不是他不喜这些,以他之才,又怎会屈居兵部尚书……”
     哎哟,尚书都屈待了他了吗?
     萧倾看着王项一副十分可惜的样子,心想他对自己的学生倒是极好。
     不多时,余在廷就来了。
     果然如王项说的那样,余在廷显然是钻研过大萧律法的。
     更难得的是,萧倾不用明说,他便已闻弦歌而知雅意,倒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先太祖开国之时,破格定下几位开国功臣的爵位……”余在廷句句在点,给萧倾省了不少心。
     萧倾问的差不了,余在廷便随着王项一起走了出去。
     王项趁机把刚才自己对萧倾说过的话提了两句

第72章 走在荆棘丛生的地方[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