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了夏至,阿史那叶可真就接到西突厥传来的信,据说是有重要的是需要回去一趟。临走前,他反复承诺,一定能在明天春前回来。渝清虽表面上祝他一切顺利,但心里在腹诽,如果你不回来了我也不会怪你的。
倒是阿史那叶可真走的时候,还遇上几个好奇不已的大娘,都嬉笑着打趣他:“你还真舍得将你家那么漂亮的小娘子独自一人留在这儿,郎君不会是一去就再不回来了吧?毕竟这种事情也是不少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这些大娘也就将他们当作寻常商贾看待了。
阿史那叶可真连忙辩驳:“实在是家乡有点事,必须要回去一趟,明年春就来。”
几个大娘笑着说着什么,倒没有再理会他了。
阿史那叶可真牵着马走出长安城,又停下回头望了一眼这个有他心爱之人的地方,神色若有所思,心中感慨一番后从踏上归程。
世上没有人敢大言不惭的说着永远,因为这条路上永远都是荆棘横生,夺人性命。
就像长安盛世,却永不安平。
比如他和渝清道别时,他还嘱托了一句:“若明天春我未能回来,还,还望娘子帮我个忙,可好?”渝清不解问他何事,他说,“就为我烧一些钱好了,也好让我在黄泉路上有钱买一碗孟婆汤,喝了好入轮回转世。”
渝清被噎到了,嘴角抽搐,不想理他。
哪有人这样孜孜不倦的诅咒自己去死的,真的是活久见了!
·
贞观七年冬,太上皇李渊长女长沙公主薨于长安,天子亲祭。
长沙公主出葬之日,她的四个同母妹妹襄阳公主、高密公主、万春公主和永嘉公主来为她扶棺;她的生母万贵太妃也从禁宫出来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可怜。
冬雪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当真像是披麻戴孝的景象。
清早出门,刚好遇到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其实在此之前渝清已经不甚记得这位姑母了。说起唐宫的公主们,无论是谁第一个想去的都是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平阳昭公主,至于其他公主也就很难再让人注意到了。
如此情形,渝清便把自己当作一个十足的路人;普通老百姓可不会关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八卦的时候就聚在一起说一通,没什么好围观的就继续去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操心,总之就没有人那么想不开去围观出丧队伍的。
万贵妃的一众儿女,年岁差距也不小,从长沙公主到永嘉公主年龄就差了二十岁。
如若渝清从不知道万贵妃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她对万贵妃还是挺感激的。只是玄武门之变前夜,她从王女官那里知道了那些和万贵妃有关的至今都还不确定是真是假的东西,心里就觉得很隔阂。
到如今,无论谁都只能是陌路人了。
大雪过后的长安依然一片祥和之景,漠北传来报平安的家书。嫂嫂说一切皆好,还有洛儿和宣敏两个孩子写下的歪歪扭扭的信给
第37章 信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