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孙山,郑弘文等五人排着队,旁边洪秀才和黄秀才陪同。
     忽然又响了一声,这是第三炮,也是最后一炮,示意着学生列队,等待入场。
     此时县令带着县丞、县学的教官等人站在考场的入口。
     洪秀才急切地说:“你们排好队,点名入场。”
     不一会儿,就有衙役过来整理队伍,让考生排成两队。陪同考试人员的亲属可以站在一边护着学子。
     黄秀才跟前面的一个人打了声招呼,孙山远远看过去,正是禀保的禀生。
     此时他站在入场口,等待担保学生进场。
     很快就轮到孙山五人,办事人员点名。
     互结的五个学生站在一起,衙役上来搜身。
     由于还是二月份,天气还冷。
     孙山穿的外套要求脱掉,衙役仔细搜查,孙山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此县试没有传说中的脱光光,衙役隔着单衣全身上下其手乱摸,直到确定没夹带才放行。
     孙山五人由禀生当场确定本人作保,之后提交“禀保互结亲供单”,领取答题用纸。
     所谓答题用纸,并不是单单白纸,而是内面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封面上的姓名栏中需填上本人姓名,祖上三代姓名,以及本人的座号。
     拿到答题用纸后,洪秀才、黄秀才以及作保的禀生不准再进一步,也就是可以回家了。
     孙山五人则由衙役带进县学,等待所有学子检查好入场。
     学子进完考场后,由县令大人亲自到大门上锁并封,也就是说考场不准任何一人进入,直到考完。
     县令领着必要的考试作用人员、学生给孔圣人上香,拜了三拜后,由教谕宣读考场规矩。
     宣读完,考生根据考号,由衙役带领,找到座位。
     等待考题发下来,准备考试。
     考棚是一排一排的木板小房间,一看就是临时搭建的。
     总共三排,每一排只看到前一排的房子后背,所以看不到考生怎样考试,不用相互影响。
     孙山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房间,掀开小木板,走了进去。
     房子又矮又窄,非常逼仄。里面放了一张桌子,一张凳子。条件非常简陋,看上去让人皱眉头。
     这一次孙山非常庆幸自己又矮又瘦,躲入考房,活动自如,轻轻松松。
     要是一米八的大个子,嘿嘿,可难受了。
     孙山点起考场提供的蜡烛,快速用布擦拭干净桌椅,免得弄脏答题试卷。
     整理好考房,剩下的只有等待。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天色大亮。考场上忽然敲了几声,该到发试题的时候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发试题了。
     孙山仔细查看一下,有15张试题,若干白纸,
     第一步先检查试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要是印得不清楚,需要及时禀报,及时换试卷。
     孙山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试题完好无损,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上面的内容跟月考的内容差不多,孙山非常有信心。
     随后拿出所谓的印有红线的“折本”填写好家庭背景资料,这个一定要填写准确无误,要是乱填,还有可能被认为“替考”。
     第一场考的是贴经,也就是考你对四书五经的熟练,只要用心背诵过,一定能答出来。
     上面有一题出自《大学》的

第217章 考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