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86章 三甲三百四十八名孙山![1/2页]

我,孙山,科举 西门七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极殿中的传胪官唱第一甲第一名杜六驳,鸿胪寺官导引状元出班,就御道左跪。
     唱第一甲第二名葛长青,鸿胪寺官导引榜眼出班,就御道右稍后跪。
     唱第一甲第三名李俭,鸿胪寺官导引探花出班,就御道左又稍后跪。
     每名连唱三次。
     孙山这些在殿外的虽然看不清楚前面发生什么事,但名字却听得清清楚楚。
     每唱一次名字,都有长久的鼓乐伴奏。
     孙山想起一个故事:明永乐年间,福建人李马在殿试中一举夺魁,获得状元之位。
     然而永乐帝认为“马”为牲畜,如该字在传胪仪式上被唱出,听起来不雅。
     于是,他把“马”字改为了“骐”。
     在传胪仪式上,传胪官连唱“李骐”三次,均无人应答。
     最后还是永乐帝亲自解释“骐”即“马”,李马才敢应声受诏。
     如果传唱的名字不雅或者犯了忌讳,不是被改名就是被贬到十八线还要你改名。
     孙山在胡思乱想之际,传胪大典依旧继续。
     随后一声传来:“第二届第一名彭佳玬”,之后伴随一阵鼓乐。
     二甲若干名,三甲若干名都只传唱一次,伴随一次鼓乐,而且不引出班。
     默默地跪着原来的位置就可以。
     孙山仔细地听名字,听着听着终于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了:二甲第二十五名韩梦渊。”
     哎呦,想不到韩解元进步不少,从会试的三十五名一跃跳入二甲的二十五名,前进了七名。
     看来策文写得不错。
     孙山不由地羡慕起韩解元,有机会朝考,说不定能被授予庶吉士。
     孙山继续听着传唱,等了好久,终于在“二甲第一百三十四名里听到陈进师兄的名字。
     哎呦,好险,差点落入三甲,陈师兄的运气还不错。
     一甲有三名,二甲有一百五十名,剩下的就是三甲若干名了。
     朝廷这次不开恩科,在原来的三百多名增加到五百名,其实增加的就“同进士”。
     前面的一甲,二甲名额跟上一届的大差不差。看来朝廷是求精不求多。
     增加“同进士”,是想把这批人落到基层干活。
     现在只是新朝的第二代,中央的位置可能填满,但地方的位置肯定有不少空缺,所以需要不少“同进士”到地方任职。
     而留在中央的肯定精益求精,不是最优秀的进士统统滚蛋!
     等鸿胪寺官传唱到二甲一百五十名时,孙山都没听到自己的名字,瞬间心冷冷的。
     看来他真的被弄到三甲了。
     虽然预料到这个结果,但说不失望是假的。
     只要结果一天不出来,都幻想自己冲进一甲,二甲。
     就像高考,考完之后,都渴望自己上清华北大线,即使自己平时就是二本线水平。
     人嘛,总要点寄托,只不过等期盼破灭,心里有点不好受。
     三甲的名字继续传唱,真难为鸿胪寺官,这届录取501名,从头唱到尾,而且声音要声如洪钟,震耳欲聋。
     等传唱完毕,不吃些“金嗓子”都说不过去。
     孙山木木地跪着,双腿都有点麻痹了。
     这封建皇朝最难受的就是动不动跪下。
     孙山对此一直都不习惯。
     跪天跪地跪父母还说得过去,跪一个陌生人

第786章 三甲三百四十八名孙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