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凤归朝,太子初试锋芒[1/2页]

冷宫有娇妃,权王日日来 非也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晨钟暮鼓,宫城寂静。
     东宫讲堂内,少年太子换上朝服,乌发高束,青玉束冠,眉宇间虽尚带稚气,却已有君临天下之势。
     沈婉宁亲自为他整理衣襟,目光深深:“皇儿,今日之朝,不是你听政,而是让文武百官看清,东宫并非空虚。”
     “你虽年幼,却非无力。”
     沈曜肃然点头,目光沉稳如镜:“儿臣记下。”
     两人目光交汇,一个眼藏锋芒,一个意志如铁。流霜看着这一幕,只觉心头微动。
     这对母子,终究将搅动这盛京风云。
     **
     太极殿上,满朝文武依旧沉稳而肃穆。
     只是今日,御座之旁,却新设金椅一张,少年太子端坐其上,虽不发一言,却稳如泰山。
     许多老臣暗中打量,不由悄然点头。
     这位太子,的确不像个寻常皇子。
     皇帝赵元琛因病未临,只由礼部尚书主持早朝。
     首事,便是边疆战报。
     “启禀诸公——辽北守将冯将军回报,北狄三次试探边关,皆被我军击退。只是雪线已封,粮草难继,需朝廷及时调拨。”
     几名重臣面色微凝,欲言又止。
     唯有兵部侍郎李德言出列:“臣以为,可调三仓之一,先济边军之急。”
     却有一老臣冷笑:“李侍郎说得轻巧,如今朝中银两吃紧,何来余粮可供?”
     “若因一时之急,动用三仓,只怕来年青黄不接!”
     满朝议论纷纷。
     谢澜亦上前一步:“太子以何见解,或可一言定纷。”
     太子闻言,眼中神光微动,却起身沉声道:
     “边疆为国之屏障,北狄虽退,但三试不止,已显不轨之心。”
     “民可食粗粝,兵不可无粮草。”
     “调拨三仓之一,本就是非常之法应非常之事。若坐视边军断粮,何以慰将心,何以御外敌?”
     他语音虽不大,却掷地有声,一言落,众臣皆静。
     谢澜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正欲再言,却被许丞相抢先出列:
     “殿下所言有理,边疆无忧,则内廷安稳。”
     “老臣附议,三仓应急可行。”
第140章 凤归朝,太子初试锋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