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夏,省农业厅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顾十七坐在长桌末端,手里攥着一份《关于青山大队包产到户试点的总结报告》。这份报告本该在三天前就递交省委,却被马专员以34;数据需要核实34;为由硬生生扣了下来。
34;顾同志,34;马专员慢条斯理地翻开文件,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34;你们这个亩产增长率,是不是算错了?34;
会议桌对面,郑厅长眉头微皱,但没说话。
34;马专员,34;顾十七保持着平静,34;每一组数据都经过三次核对,青山大队的社员可以作证。34;
34;社员?34;马专员突然笑了,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34;就是那些为了多分粮食,连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都不要的农民?34;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过来。顾十七感到后背渗出冷汗——马专员在给他扣帽子,而且扣得极其精准。在这个年代,34;反对集体经济34;足以毁掉一个人的政治生命。
34;马专员言重了。34;郑厅长终于开口,34;小顾同志只是如实反映试点情况。34;
34;老郑啊,34;马专员转向郑厅长,语气突然亲热,34;林副省长特别关心这个试点,专门嘱咐我要39;把好关39;。34;
听到34;林副省长34;三个字,郑厅长的表情微不可察地僵了一瞬。顾十七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马专员背后的势力,终于浮出水面了。
散会后,顾十七被郑厅长叫到了办公室。
关上门,郑厅长第一句话就是:34;你惹上大麻烦了。34;
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郑厅长点了支烟,却没抽,只是看着烟灰一点点变长。
34;林副省长是省里保守派的头号人物,34;郑厅长压低声音,34;去年邓老提出39;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9;时,他是唯一公开反对的省委领导。34;
顾十七心头一震。在原来的世界线里,正是这场关于34;真理标准34;的大讨论,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果在这个时空连这个都被质疑...
34;马专员是他的人?34;
34;不止是马专员。34;郑厅长冷笑一声,34;省计委、宣传部、组织部...至少三分之一的重要岗位都是他的人。邓老在时还能压住,现在邓老回京了...34;
烟灰终于不堪重负地断裂,砸在玻璃烟灰缸里,碎成粉末。
三天后,顾十七接到一个意外的电话。
34;顾技术员吗?我是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张明。34;电话那头是个热情的男声,34;林副省长看了你的报告,很感兴趣,想请你明天来座谈。34;
顾十七握话筒的手瞬间收紧。郑厅长的警告言犹在耳:不要直接接触林副省长的人。
34;抱歉,我明天要去青山大队...34;
34;巧了!34;张明笑声更热切了,34;林副省长正好要去青山公社视察,可以顺路接你。34;
挂掉电话,顾十七立刻拨通了郑敏的号码。
34;这是个陷阱。34;郑敏听完立刻断言,34;我爸说过,林副省长从来不会39;顺路39;见人。34;
深夜的农科院实验室里,郑敏把一沓资料塞给顾十七:34;拿着这个,或许能保命。34;
那是杂交水稻的初期实验数据,首页盖着农科院的公章。
34;如果他们要整你,就抛出这个。34;郑敏的眼睛在台灯下闪着光,34;记住,这是39;国家重点项目39;,谁动谁就是破坏科研。34;
顾十七突然抓住她的手:34;你跟我一起去。34;
郑敏愣住了。
34;未婚夫妻一起见领导,合情合理。34;顾十七说出了一个自己都惊讶的理由,34;而且...我需要你。34;
林副省长的专车比约定的
第417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