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兵的岁月,
那次局部的攻击,人家把火炮藏在山洞里,校正数据。
火炮的覆盖压制是毁灭性的,攻击过后,弟兄撤不下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准备一定要充分。
刘世雨下意识的列了一个表。
他想象着在野外勘察需要什么,立标杆需要挖石头,石头又软又硬,需要钢钎……
刘世玉想着,终于罗列了一张表。
大锤、钢锯、钢钎、钢绳、钢绳扣,砍刀,草垫,枕木、铁锨、洋镐、小千斤、两辆汽车备胎。
喷灯一个、对讲机两个、手电、药品(蚊虫咬伤,高原反应)、纱布(意外受伤)。
木板、毛毡衣二套(草原羊毛黏在一起一种独特衣服,既能御寒,又能防潮,还能遮阳,防止极端天气)。
备用油桶(油箱刮破,可以备用油箱替代),防雨布,拆卸式草原毛帐篷一顶。
木柴,燃煤……
刘世雨突然想起突击作战,材料没有准备齐全。
“爆破”,班长没火箭弹了。
他打了一个点射。
“用喷火枪烧。”
金忠一扣喷枪,一道火蛇,射向猫儿洞。
洞里惨叫声。
突然从山洞射出子弹。
哒哒哒……哒哒哒……是轻机枪火力压制。
趴下
。
有一个兄弟中弹了。
火力压制,火力压制。
155榴弹炮如暴雨般落下来,他向前一跃,蜷缩在山洞里。
炮声回荡在大地上,惊天动地,山上石头如烟花般散开。
“躲避,金忠。”他大喊大叫着。
一发炮弹砸向金忠。
一道火光,引发了喷火器,燃料箱,金忠背上发出火焰般的光芒,金忠消失不见了。
整个阵地瞬间如火山爆发,岩浆如同铁水,四处流淌。
他惊呆了,火力压制,炮火呼叫211,炮火呼叫211。
他对着对讲机,无力呼喊着,标定的阵地坐标,一切都是徒劳。
刘世雨趴在桌上,擦干眼泪,这不是在那拉山口,在大坝水库上。
战争结束了。
他又重新站起来,压住情绪走到南山的办公室,“夏处长,这是野外勘探,必备的材料。”
夏润雨用眼睛略略扫了一眼,“刘师傅,材料这么多?”她带着疑问望着刘世雨。
夏处长,野外工作是危险工作,一不小心困在山里,就有生命之忧。”
“到了雪山上你就知道这些东西的用处,万一汽车坏了,滞留在冷龙岭雪山,晚上是会冻死人的,夏处长。”
我们很可能会迷失方向、遇到狼群被攻击,还有可能遭遇落石或雪崩。
冷龙岭雪山夏天晴空也会打雷下雨,在暴雨时遇到雷击。
野外没有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发生意外,伤者很难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冷龙岭雪山,在冰川上更危险,有些看似很平静的水面下可能是暗流涌动,很容易发生意外……
刘世雨不紧不慢地说。
幸亏南山是内行,他常年在祁连山,熟悉环境。
他接过刘世雨写的材料,“写得好,可毡衣已经失传了,从哪里买?”
弹羊毛,弹着弹着就弹出儿时的记忆。
“毡衣不但能御寒,还能透气,裹在雪地里,生存的希望大。”
这门技艺已经绝迹,厚重的、紧实的、暖和的,透气的,擀毡衣是纯手工制作,有十三道工序,这门技艺已经失传。
工程处长南山说:“世雨你想的周到,可是毡衣从哪里来?”
“没有办法也得找。”
“夏处长,我列的野外勘察队,我们需要的材料,到了雪山就知道了。”
“物资保障不好,要冻伤人的,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南山处长心情五味杂陈,单位上班,不是家里,领导也不是父母。
他是又生气,又感激,既可爱,又烦人,内心还有一丝感动。
这刘世雨不能变通一下,委婉一点,在工作中不能含蓄一下。
李黎平,王玉霞不知道毡衣的形状。
刘世雨不知道,水务局所用的材料都是先上报,由物资站统一采购。然后物资站再调配到下属单位。
当家有当家的难处,也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
,他们没有现金支配权的。
西河县有一种现象,领导主抓的工程一路绿灯,而领导不同意的工程就是寸步难行。
而引流工程是市长祁连雪一手主持,所以是一路绿灯。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工程处副处长南山在字条上签下了同意,他在祁连山知道环境的严酷,同伴的无知、无畏、无能和无情可能会带来极大的风险。
况且还有两个女孩,一个老同志,并不是专业人士。
野外勘探户需要充分的准备和了解,不要盲目挑战自然。
野外勘探都应进行环境评估和风险评估刘世雨做得对。
不打无准备的仗他一再叮嘱刘世玉,“有的材料到水务局物资站提取,物资站没有的材料,先列一个清单出来。
第44上报野外勘探器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