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1/2页]

双桥 文成公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富海巡山回来了,他骑着一匹黑色的老马,他卸下马鞍,把黑马赶到后山的港湾里吃草,那里还有一匹马,是四岁的枣红马。
  韭花嫁给陈富海后,以为能过上稳定的生活,没想到还在深山老林。
  韭花只读过小学三年级,辍学,放羊,喂牛,辛辛苦苦操持家庭二十岁,韭花出嫁时,她妈妈心里过意不去,后来就给了韭花十只羊,陪嫁了一匹小马驹。
  陪嫁带回来的小马驹,刚结婚那会儿枣红马才一岁岁,现在也四岁了,悠闲在后山坡吃草。
  她偶尔回娘家,或者到县城骑的枣红马。
  由于饮食习惯不一样,韭花尽量做勘探队喜欢的面食。
  不适合勘探队胃口,他们也只能勉强吃。
  实际情况按照编制,韭花的位置就是王玉霞的工作,勘探队做饭的炊师傅。
  而刘世雨就是立木桩,背标杆,编制序列属于后勤打杂人员。
  而真正有编制的是夏润雨、李黎平、工程师赵叔。
  在西河县水利局,就是一个狗也得有编制,否则发不了工资。
  规则是可以变通的,西河县是个小县城,找工不容易。
  炊事员王玉霞,人家的爸爸是领导,掌握着资源,于是摇身一变成了资料员。
  这就是西河县的人才培养计划,只要规则是人来执行的,你就不能消灭人情。
  韭花是一个牧羊女,生活原本就是这样。
  韭花从牧民变成了农民,陈富海从农民变成了护林的林工。
  勘探队在冷龙岭遭遇冰雹、洪水。
  对曾经的牧羊女韭花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所谓的灾难,就是牧羊女韭花生活的一部分。
  韭花偶然得到一个额外挣钱的工作,所以她格外珍惜这个机会,韭花心思单纯,人家给发了工资,就要好好对待人家。
  韭花的菜已炒好,一盘蘑菇炒羊肉是少不了的,六月山上蘑菇在河口站漫山遍野。
  再加上野菜房前屋后都在生长,山里也不缺蔬菜。
  勘探队有伙食补助,还有高山补贴,也不在乎几个小钱。
  夏处长吩咐韭花,“有什么好吃的,你尽管做,不要计较花费。”
  “刘世雨算账,我夏润雨签字,管理处报账,没有什么过不了关,只要合理就行。”
  夏润雨看清刘世雨的为人,不会贪小便宜,占用伙食费。
  韭花对得起那份信任,她炒的最拿手的菜,就是野黄蘑菇炒羊肉。
  韭花是个细心人,她知道山里,和山外的人,对山里的野菜不适应。
  山里的野菜,不一定人人都适合吃,她也不轻易做,有一次她在饭里放了一点地卷皮,王玉霞吃上就拉肚子。
  韭花炒的是一份野黄蘑菇炒羊肉,蒜薹炒肉,一盘素炒甘蓝,一盘山上采集的凉拌厥麻叶。
  黄蘑菇,厥麻叶是自己采集的不要钱。不过刘世雨也不难为韭花,他总是对陈富海说:“亲兄弟,明算账,先小人,后君子,韭花把伙食记在本上。”
  陈富海巡山回来了,韭花菜也炒好了,唯有勘探队还不见踪影。
  “韭花,菜炒好了。”
  “我巡山,雪山上下了冰雹,峡谷掌子面也下了有暴雨。”
  “河口森林站一滴雨也没有下,天气晴朗。”
  “风刮一条,雨下一方。”韭花你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放了二十年羊,在草原上白待了。
  “刘世雨他们有大麻烦了。”
  “什么大麻烦?”
  “勘探队六个人,两辆车,我们的羊群草原转场,不也遇到暴雨、大雪。”
  “草原牧民转场最多两个人,还有几百只羊群,不也过来了。”
  你战友的勘探队又不是泥捏的,你说的刘世雨比你强,这么点小事就麻烦了,真是杞人忧天。”
  勘探队和我们草原放牧转草场的不一样,勘探队是公家人。
  “公家人娇嫩。”
  “我到峡谷口看看他们回来了吗?”
  韭花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根筋,长竹竿进城门——转不过弯
  ,下雨天打麦子——难收场
  。
  冷龙岭雪山下了暴雨,草原上最怕找人,茫茫草原找人的人也会迷路。
  况且随身没带生活用品,救人的人被困在草原上,所以韭花不乐意丈夫找人,救不了别人,还自己把命搭上。
  雪山脚下那里有水,那里有草,那是牧人搭帐篷放牧最好的地方,他们会回来的。
  “富海,你把储藏室那件马鞍子拿出来。”
  “那件马鞍?”
  “就是我的陪嫁,我爸陪给我的那副马鞍。”
  原来韭花放牧,他爸爸心里过意不去,把小马驹给了韭花,还给小马驹配了一副马鞍。
  意思就是好马配好鞍,骑马常回娘家来。
  草原上马鞍和马是牧民无法割舍的生活日用品,漂亮的马鞍配上高大的马,是草原居民的财富。
  马鞍的实用性永远大于观赏性,韭花的马鞍是她爸自己做的,选用的松木,修理成马鞍的形状。
  然后雕刻成各式花纹图案,制出一个舒适、合体、耐用的马鞍。
  一

第65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