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下来的三天,程子孝和刘达,按照李常的指示,又尝试了数种方法,但毫无例外,唐敬和楚穆没有给他们任何的可乘之机。
     显然现在给他们留下的就只有那最后一条路了——攻袭夏勤的粮仓门周庄。
     ……
     三天过后,李常派出的军中好手,分批进山,虽算不得是地毯式搜索,但人员搭配得当,搜索范围极广,且细。
     于第五天中午之时,山里面已是抬出来六具尸体,其中五具为大夏方的探哨,还有一具则是萧家军的。
     毕竟大夏方的探哨也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野外生存能力强,身手自然也不差。
     而在进山追击的将士的反馈中,李常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那就是此时可此刻通往门周庄的两侧山道之中,至少距宜城近二十里的范围内,绝不会出现大夏的探哨,
     而这反馈中,特提到了,他们至少见到了有三名敌方的探哨,已经逃至那山崖陡峭之地。
     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就连刘达都感觉到有些恍惚,因为这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和他预料的相差无二。
     这还是刘达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原来用脑子打仗竟有种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成就感。
     可李常的分析,言犹在耳。
     一切都太过顺利,顺利得有些不真实。
     可现在戏台已经搭好,就剩明晚的袭营抢粮的重戏了。
     不过就算都已经到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时候,李常依旧在努力思索着,夏勤到底会给自己留有什么样的后手。
     可有的时候,想并不代表能。
     李常终究无法想象到,疯狂的夏勤会用那么多可救人命的粮食,去做深夜传信的烽火台。
     甚至就烽火传信这个点,李常都已经考虑过了。
     可门周庄距离三大营的距离,曲安山的高度,夜晚的黑暗,所有一切的因素都告诉李常,烽火传信在门周庄行不通。
     所以眼下,明晚的门周庄之行,势在必行。
     ......
     而三大营中,这两日程子孝和刘达并未领兵袭扰,反倒是曲安山附近的探哨传来了,他们被驱赶和追杀的消息。
     当这个消息送到楚穆和唐敬手中的时候,两人眼中都充斥这一股戾气,因为这个消息和夏勤给他们的指示一般无二。
     两人知道,当出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说明,很快宜城方面就会有大动作,那就是攻袭曲安山营地,打劫门周庄粮仓。
     而他们只许表面上,与往常无二。
     待见深夜门周庄大火,映得天空泛红之时,按计划,楚穆率两营攻打宜城,唐敬率一营直扑宜城到门周庄的山道即可。
     所以这两日,三大营完全没有任何的异动。
     至少在李常的眼中,甚至楚穆和唐敬自己的眼中,三大营都是这样的。
     可实则并非如此。
     前天晚上,楚穆的大营之中,有一伙人摸黑进入了营地之中。
     要知道,现在的三大营,都是按夏勤的要求,日夜巡营频繁,守备森严,能够悄无声息的潜入到楚穆的大营之中,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夏勤另有安排,特意命人瞒过李常的探哨, 选择深夜入营,但这种可能性为零,因为楚穆从未接到夏勤任何新的指示。
     何况大战之中,于己方主将之中暗地里安插眼线,那绝对是对自家主将一种极其不信任的表现,
     一旦被发现,轻着引起君臣嫌隙,重则有可能导致将生二心,夏勤不会傻到在这种关键时刻,去做这样的事情。
     所以剩下的,就只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伙人,在军中有内应,而且内应人数不少,
     毕竟潜入者并非一人,而是十数人,能掩盖住十数人的潜入行为,而不暴露,这内应人数自然不可能少。
     ......
     第六日,傍晚。
     宜城城内没有任何不同于往常的地方。
     而之所以如此,则是因为袭营劫粮,关系太大,李常早就给程子孝和刘达下达了死令,非临战前的一个时辰,绝不可将消息透露出半

第768章 心里没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