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7章 文武百官深受感染[1/2页]

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坦然笑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令各路诸侯深感不安,尤其是西凉王已拥有“武圣”
     与“战神”
     的名号,再加“人屠”
     ,无疑是对天下的一种威胁。
     兖州昌邑的曹操得知后,心情极为复杂。
     在他眼中,“人屠”
     不仅是荣耀,更是一种灾难。
     他担心徐晓会成为另一个白起,因此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阻止西凉王。
     荀彧、戏志才等人同样忧心忡忡,认为“在世人屠”
     的称号所带来的危险远超其他头衔,因为它代表着无休止的杀戮。
     即便乱世本就是战争频发的时代,但大规模的屠杀仍令人难以接受。
     即使在规模庞大的战役中,死亡人数通常也低于逃亡或投降的数量。
     真正的战场牺牲者不过万人,更多的人因投降、逃亡或战后瘟疫失去生命。
     然而,历史上的“人屠”
     白起却以歼灭敌军着称,他的战术让几乎无俘虏存活,甚至坑杀降兵。
     金榜公布当今“在世人屠”
     后,此消息震惊天下,连曹营中人都面露惧色,就连刚毅的夏侯惇也心生寒意。
     曹操听闻后深感危机,明确指出徐晓是威胁天下的劲敌,而非简单的个人对手。
     什么是“天下大敌”
     ?指的是对天下安稳构成威胁,成为众矢之的的人物。
     而“吾之大敌”
     仅指个人的对手,通常不会对整体造成重大影响。
     两者间存在本质差异。
     即便连西凉王林枫都没被曹操称为“天下大敌”
     ,如今却因一名西凉将领引发了这样的评价,足见其带来的震撼与威胁之巨!
     曹操虽联合多方势力共同对付西凉王,但这更多出于自身生存和争夺天下的考量。
     然而“人屠”
     徐晓完全不同,他的存在迫使各方不得不为天下安危而战。
     尽管多数诸侯心怀私利,缺乏大局观,但在徐晓面前,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联手抵抗。
     曹操向荀彧明确指示:“文若,务必加快诸侯联合的步伐,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比起西凉王,徐晓的出现更让他们无路可退。
     我绝不相信有哪个诸侯会愚蠢到继续抗拒联合。”
     荀彧深刻理解事态严重性,立刻恭敬回应:“属下明白!”
     随即召回已启程的使节,传达新的指令后返回复命。
     戏志才随之附议:“主公,这金榜提供的信息极为关键。
     不过北凉并非西凉王辖地,徐晓的身份或许另有深意。”
     戏志才提到,徐晓的金榜评价里包含“大雪龙骑,马踏六国”
     八个字,蕴含深意。
     “大雪龙骑”
     听上去像是某种精锐骑兵的名字,名字中的“龙”
     字表明其强大。
     他推测这可能是西凉王麾下的精锐部队,而徐晓很可能是这支骑兵的统领。
     此外,金榜显示徐晓目前担任西凉王的亲卫统领,因此这支部队很可能就是西凉王的亲卫军。
     至于“马踏六国”
     ,戏志才指出历史上仅有秦国曾完成这一壮举,因此他认为金榜是在暗示徐晓可能重现秦统一六国的辉煌。
     他担心徐晓会对主公构成重大威胁,建议尽早采取行动。
     听完分析后,曹操深思片刻,坚定回应称戏志才所言属实,并表示对“大雪龙骑”
     的印象颇深。
     在虎牢关一战中,西凉王首次亮相,身披银甲,率领白马白枪的精锐骑兵现身。
     当时曹操的目光只聚焦在西凉王身上,未留意这些细节。
     经郭嘉提醒,曹操才意识到确实有此事。
     然而那时他并未深入了解这支军队的实力,仅凭推测认为必非常人可敌。
     后来得知,这正是由徐晓指挥的大雪龙骑完成的“马踏六国”
     壮举。
     得知这一情况后,曹操决定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发起对西凉王的征伐。
     他认为,若让西凉王及其势力继续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他主张联合各地诸侯,齐心协力铲除隐患。
     这是曹操深思熟虑后的策略调整,也是其作为枭雄本色的表现。
     面对曹操的决心,文武百官深受感染。
     将领们热血沸腾,齐声表示愿效死命;谋士们亦神情严肃,一致响应。
     众人明白,此战关乎生死存亡,唯有全力以赴,方能逆转乾坤。
     于是,一场针对西凉王的大规模行动就此拉开帷幕。
     曹操大笑着回应众人:“有诸位在,何须畏惧那西凉王?”
     他的信心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
     与此同时,在冀州的邺城,袁绍和曹操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397章 文武百官深受感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