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三十八章 沿海状况(一)[1/2页]

移民全球 陈健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麦金德的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下面几句话:
     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
     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
     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
     应该说麦金德的“欧亚大陆枢纽”说,是后世地缘Z治的开山之作。
     他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是蒙古帝国和继承它衣钵的俄G。
     他的这一学说影响甚大,可以说德G就是依照他的学说,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
     德G两次联合了几乎所有的日耳M人,向占据东欧平原的斯拉F人发动进攻,企图成为欧亚大陆的主人。
     在麦金德的理论出来之前,欧州最起码还有一位伟大的战略家拿破仑意识到了这一点。
     只是最终这三次努力都没有能成功。
     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日耳M人不够强大。
     而是孤悬于欧州大陆以外的盎G鲁撒K逊人,为了保证欧州大陆的平衡,而不愿意一个强大的欧州出现。
     事实上在英国丧失了他在欧州的所有领土之后,它的基本国策就是,防止欧州大陆上的任何一国坐大。
     他们的一贯国策是大陆均势政策,即:
     通过外交离强合弱、扶弱抑强、孤立、干涉等手段的交替应用。
     它总是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
     维持着一种对自己有利的欧洲大陆均势,并成为这种均势的操纵者。
     但麦金德学说有局限性,因为在他之前,米国人马汉已经提出了“海权论”。
     马汉的海权论:
     谁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运河和航线,谁就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
     谁掌握了世界经济和能源运输之门,就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
     谁掌握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安全命脉,就变相控制了全世界。
     后世的米—英联盟就是照着这个干的。
     麦金德的理论是以欧亚大陆为出发点,重视的是陆权。
     而马汉的理论则是以海洋为出发点,突出的是海权。
     这时就需要有理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了,做为一个以陆权立足的国家,我们必须重视海权。
     因为我们以后会成为一个海陆并重的地球球主。
     1942年米国人斯皮克曼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
     他的理论如下:
     谁以武力或是和平方式,统一或整合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掌握了世界最有潜质的地区;
     谁掌握了世界最具潜质的地区,谁就能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
     谁成为欧亚大陆上的世界强国,谁就会成为米国世界超强的有力挑战者。
     应当说马汉、麦金德、斯皮克曼三人的学说奠定了地缘学的基础。
     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把大陆的边缘地带,和腹地这个概念做一个总结,大家请看后世地图。
     我曾经把波斯高原和他四周的图兰低地、安纳安纳托利亚高原。
     包括大高加S山脉、双河流域,延伸为整个阿L伯半岛、帕M尔高原。
     包括兴都K什山脉,一起称之为欧亚非大陆的“腹地”。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沿海状况(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