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厉,你是说,你的学生想主动上交个人所得税?还是380万日元的外汇收入?”
电话那头传来茶杯碰倒的声音,在税务部门工作的老王手忙脚乱地扶正杯子,过了一会儿才连声道,“欢迎欢迎,我们热烈欢迎侨胞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可怜的老王,大概是因为华国现在实在太缺外汇了,冷不丁遇见个主动上缴税款、收入来源还是境外资本所得的人,激动得嗓门都大了不少。
厉以宁说:“老王啊,你误会了。我这个学生不是侨胞,是个土生土长的华国人,你可能已经听说过她的名字了,她叫做裴瑜。”
“裴瑜?当然,我听说过她。今年下半年的报纸上总出现她的名字。不过裴瑜不是在北大念书吗,哪来的那么多外汇收入?”
“这孩子最近去日本访学,在金融投资方面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她去日本访学了不到两周,顺便用5万日元的本金做了点原油期货方面的投资,这380万日元就是这次投资的所有收益……”
特地打电话给老同学,厉以宁当然不完全是为了公事公办,事实上,对裴瑜非常看好的他,为了铺平裴瑜未来发展的道路,已经给好几个老朋友预先打过了电话,炫耀了几遍裴瑜的现状。
现在他又为了裴瑜的事情打了一通电话给老王,很浪费时间,用掉了宝贵的人情,但从厉以宁的语气里无论如何都找不到不愉快。
“那可是接近400万日元!5万变400万?我的乖乖!这比深圳那些倒腾电子表的还厉害啊!老厉,你快给我说说,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厉以宁的话果然引起了一阵羡慕的赞叹,老王捧场地惊呼了起来。
谈到如何赚钱的话题,即使是厉以宁,也露出了含义复杂的苦笑:““具体操作我也不太懂,不过这孩子确实很有天赋。老王,我跟你交个底,有意给裴瑜提供本金的人中,还包括跨国石油巨头的高管,以及美林证券的资深经纪人。如果不是我……”
为了不露怯,厉以宁咽下了原本打算说出口的话,改口说道:“如果不是我平时太忙,没有时间,我对期货这种东西也不是没有兴趣……”
虽然还不知道裴瑜是怎么做到的,但听说裴瑜的投资能力不只是运气,还有专业的老外愿意为她担保,老王已经发出了一长串惊叹的啧啧声:“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这是裴瑜小同志第一次尝试投资吧,老厉,你还记得你刚参加工作时的可怜相吗?”
“当然记得。”厉以宁失笑道,“当时我连买肉的票都要找人借。我想裴瑜是不会和我们一样的了。”
厉以宁最后直接发出了邀请:“我明天让裴瑜去你们局里一趟,你可以顺便和她认识一下。相信我,你不会想错过和她认识的机会的。”
他肯定地说:“如果她的投资收益率被公开了,我想以后全世界没有人会想错过这个机会。”
翌日。
裴瑜很早起床了,简单洗漱后,她带着准备好的纳税材料出了门。
到了税务部门的大门口,站岗的工作人员询问她的来意,她说明是来办理纳税业务的,对方点点头就放行了。
这座税务大楼从外面看十分庄严,灰白色的外墙显得格外威严。走进大厅,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肃穆的气息,深色的实木桌椅、略显陈旧的柜台,处处透着政府部门特有的沉稳感。这里的装修显然很多年没翻新过了,楼梯的扶手油漆有些剥落,走廊的墙面上还留着多年前的标语痕迹,一切都保持着最朴实的模样。
第229章 自己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