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被计划委员会派出的工作人员审计出罪行,并被移交至公、检、法进行审判和定罪。这些人在求情和走关系都无果的情况下,将矛头指向了杨镜舟,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纷纷对他进行匿名举报。
在这些人的眼中,杨镜舟所创立的龙兴集团每年都能创造数千亿美元的销售额,即使是通过正当途径,他也能获得巨额财富。然而,如今他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了计划委员会的主任,这可是正部级的高官啊!如果他的账户上有大量的金钱,那必然会引发诸多麻烦。
虽然这些人并不指望能够真正扳倒杨镜舟,但他们认为只要持续不断地对他进行攻击和污蔑,就迟早能够打破他的光环,给他制造一些麻烦。毕竟,一个高官的声誉和形象对于其职业生涯来说至关重要。
谣言往往就是如此的荒谬和不讲道理,仅仅需要一点点所谓的证据,甚至只是一点捕风捉影的风声,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一个人的名声彻底败坏。而杨镜舟,这位正部级的高官,也未能幸免于此。
尽管他平日里兢兢业业、一心为公,但只要在谣言的攻击下,他的形象终会崩塌,成为了众人眼中声名狼藉的人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并不满足于仅仅让他名誉受损,他们还企图通过各种手段,将杨镜舟从他现有的岗位上调离。
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杨镜舟的为人。在这个充满利益诱惑和权力纷争的世界里,竟然真的存在着像杨镜舟这样一心为国为民、毫无私心的人。当纪委对杨镜舟的个人财产进行调查时,所得到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他的全部财产仅有一万多人民币!
这个数字对于一位正部级高官来说,简直是微乎其微。办案的工作组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他们反复进行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甚至连杨镜舟的父母、弟妹以及亲朋好友都进行了逐一查证。然而,无论怎样深入调查,最终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至少在财务方面,杨镜舟
第311章 斗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