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8章 难道他是在针对自己?[1/2页]

重生90,赶海养全家,鱼获惊呆妻女 爱吃猫的鱼1101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克垚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感。
     “刘二,去北门十字路口,给我找三到四个拉毛驴板车的人。”
     “要那种看着老实,但嘴皮子得利索,会识字算账,脸皮要厚,最好是知根知底的。”
     “工钱一天十五,现结。”
     刘二愣了一下。
     这年头,摩托车都是稀罕物,乡下往来,最常见的还是那慢悠悠的毛驴板车。
     一天十五块的现钱!
     这价码,在顺城绝对是顶天的高薪了,那些在工地累死累活的壮劳力,一天也才七八块钱。
     刘二不敢多问,重重点了下头,像领了军令状一样,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他办事效率很高,不到一个钟头,就领着四个黑瘦的汉子回来了。
     为首的那个汉子约莫四十来岁,两鬓已经见了霜白,身上的蓝布褂子洗得发白,一见到李克垚,就局促地搓着手,陪着笑脸。
     “老板,我叫黄老大,这几个是我兄弟。俺们都是北门土生土长的,不怕吃苦,有的是力气!”
     刘二在旁边帮腔道:“克垚兄弟,黄老大的媳妇是我们村的,人靠得住。”
     黄老大一听,腰弯得更低了,连忙道:“是是是,我常听我老丈人念叨您,说您有大本事,年纪轻轻就骑上了崭新的摩托车,那可是咱们顺城独一份的风光!”
     这黄老大,看着憨厚,话却说得极漂亮。
     李克垚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
     那一张张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卑微的渴望。
     是为了一天十五块钱的工钱,是为了家里能吃上一顿肉,是为了孩子能交上学费的渴望。
     他心里有数了,刘二找来的人,能用。
     “我这儿有个活,要赶着毛驴车下乡,风吹日晒的,很辛苦。”
     李克垚缓缓开口。
     “不怕辛苦!俺们就是卖力气的!”
     “老板您尽管吩咐,多脏多累的活,只要给钱,俺们都干!”
     黄家兄弟几人争先恐后地表态,生怕这天大的好活计飞了。
     “好。”李克aho点了点头,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
     他指着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地笼,声音陡然拔高。
     “活儿很简单,拉着这些地笼,去顺城下属的各个乡镇,到田间地头去卖!”
     “不仅如此!”李克垚竖起一根手指,“除了每天十五块的工钱,还有奖金!”
     “每人每天卖出三百个是底线,超过三百个,每多卖一百个,奖励两块钱,上不封顶!”
     轰!
     黄家兄弟的脑子瞬间炸开了。
     一天十五块已经让他们感恩戴德,现在居然还有奖金?上不封顶?
     这意味着,只要他们豁出命去干,一天挣二十块,甚至更多都不是梦!
     看着他们激动到涨红的脸,李克垚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他从兜里掏出几张写满字的纸,递给黄老大。
     “这是我写的广告词,你们用大喇叭,给我挨个村子喊!”
     黄老大接过纸,借着仓库门口的光,几个兄弟凑在一起,念了起来。
     “乡亲们,注意啦!十块钱,你买不到城里的房!十块钱,你娶不来俏姑娘!但是今天,十块钱,能让你把一棵摇钱树,一个聚宝盆,带回家!”
     “不用电,不用油,往河里一丢,鱼虾自己往里游!一天多捞几斤鱼,十块钱一天就回本,剩下天天是白赚!”
     这词儿,太上头了!
     通俗,易懂,还带着一股子让人心痒痒的魔力。
     黄家兄弟几个念着念着,自己都觉得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到村民们挥舞着钞票涌上来的场景。
     李克垚给地笼的定价是十块钱一个。
     这个价格,比给批发商的贵了不少,但又比城里商店十一、二块一个要便宜。
     最关键的是,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模式——送货上门!
     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能把东西直接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家门口,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法抗拒的便利!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很快,四辆毛驴板车上装满了地笼,车头挂着崭新的大喇叭,黄家兄弟几人意气风发,赶着毛驴,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

第98章 难道他是在针对自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