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太衍大陆[1/2页]

源界环主 朝覆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宁在柴屋中已住了七日。
     七日来,他几无言语,日出便坐于屋前老树下,目望远山,不食不动,不思不悟,仿若一尊未曾开灵的泥塑。
     秦雨起初担忧,日日唤他吃饭,劝他歇息,久而久之也渐渐明白,这少年虽沉默寡言,却并无恶念,便不再强求。
     柴屋外不过一丈之地,一棵老槐树虬枝盘绕,几只鸟雀栖息其上,时有山风吹落枯叶,飘于地面。
     秦宁便日日坐于树下,望叶飘落,看风行草止,身影不动,如嵌入时光。
     可无人知晓,他此时此刻,正在以“非人之识”,观测这个世界最深层的运行之法。
     他没有眼界,却有“源感”。
     灰环不显威,不吐光,不动息,却始终缠绕于他右手腕骨之上,日夜无声地向他灌入那古老而不可名状的“残识”。
     他于静默中知晓了许多。
     —
     此界,名为太衍天。
     并非一方大陆,也非一颗星球,而是一重被因果之河裹挟、漂泊于虚空长夜中的界域孤岛。
     太衍天非天地之始,而是历经五纪崩塌之后,在劫灰残痕中自发重塑的“再生界”。
     此界之上,有天九重,有地三万丈,万山竞起,群渊横伏,神只旧骨埋于黄泉之下,古族遗血游于虚空之外。
     九域之上有元天,元天之上有天元三禁,最上者,不可测,不可言,不可登临。
     太衍天共分三重域界:
     ? 下土界:万民凡居之地,灵脉稀薄,适合人族繁衍
     ? 中界灵域:宗门并立,古族栖居,灵脉密布
     ? 上界神域:纪元法则交汇之地,唯踏入“问道境”者可窥一线
     而秦宁与秦雨所处的地方,名为云岚山南·伏源岭,正是中界灵域边缘的一处灵力失衡之地,常年云雾封山,被修行者视为“无道之岭”。
     但灰环却告知他:此处,正是第五纪终结时,源力湮灭的边界裂缝。
     他从这里醒来,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
     太衍天之中,亿万族群修道问长生,但其修炼体系并非源于某一始祖传承,而是“天道刻痕”自行演化。
     从古至今,主流修行体系被称为——
     【十阶归元·九轮法序】
     其核心为“归元”二字,即从人身、灵力、魂识、法意,逐步归一为“本命原印”。
     每一修士皆修九轮,九轮即九阶,逐一踏破,方可窥问大道。
     九阶如下:
     1. 淬体境:以草木精气锤炼血肉,开骨通脉
     2. 启灵境:识海初开,唤醒灵根,连接天地灵息
     3. 命轮境:凝聚生魂,塑命之轮,标定命轨
     4. 灵藏境:藏气于脏腑,炼灵为焰,初具道基
     5. 凝神境:神魂归一,知觉外放,修神御念
     6. 化虚境:真气化形,能御空破物,触发法相
     7. 真衍境:洞悉天地循环,心法自成体系
     8. 通神境:神魂离壳,掌控万象,能开“灵域”
     9. 问道境:法则映心,道图显魂,初入不朽
     据传在“问道”之上尚有“开纪境”,但此境早随第四纪元一同泯灭,今世无一人得见。
     —
     修道之外,辅以五大主系:
     【功法体系】
     ? 凡诀:基础吐纳法,炼气引神
     ? 灵诀:引灵入体,通灵沟感
     ? 圣法:对应大道根基,可生内景
     ? 帝典:有主印道纹,自行演化
     ? 道图:记载世界级法则,疑为天地残留之痕
     道图不可抄写,不可记述,有缘者以心感之,得一图可称宗。
     —
     【兵器体系】
     太衍万族皆重“兵”。兵非器,兵有“魂”,需与修者心契。
     ? 兵胎:初铸未开灵,借血御使
     ? 神锋:通灵而动,可识敌攻敌
     ? 帝兵:记载本命法印,伴主成长
     ? 界兵:可破界开域,号令天地灵军
     ? 终极道骨:传说中源自天地本初之“骨”,生来便为杀伐之源
     —
     【法器体系】
     ? 凡器:凡人御器,初启灵光
     ? 灵器:炼灵石筑心,具术法辅能
     ? 法胎:能自孕术式,随主进化
     ? 神蕴:可镇域护宗,蕴生器魂
     ? 天兵:对接上界神意,一出

第2章 太衍大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