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1章 于阗盐湖风波[1/2页]

大唐躺平王 大唐皇子开局被流放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什么?!”
     李恪的声音陡然拔高。
     案上的茶杯被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茶水四溅。
     他脸色铁青,手指死死抠住桌沿,指节发白。
     盐!安西财政的命脉!
     星星峡,那是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
     吐蕃人,竟敢越界劫杀!
     “说清楚!多少人?谁带队?什么时候?”
     李恪的声音低沉,带着强烈的压迫感。
     驿卒趴在地上,喘着粗气:“回…回殿下!看不清旗号,全是轻骑!人数…至少三四百!动作很快!就在…今早辰时!领头的…特别高大,戴着牛角头盔!驼队…驼队全没了!”
     说完,他身体一软,晕了过去。
     “抬下去,好好照顾!”
     李恪立刻下令,眼神锐利:“王朗!”
     “属下在!”
     王朗早已等在门外,立刻进来,脸色同样沉重。
     “立刻封锁消息!星星峡遇袭,盐队被劫,严禁外传!违令者,军法处置!”
     李恪语速飞快:“同时,用安西都护府名义,八百里加急,向长安奏报!奏报怎么写你明白——吐蕃游骑越境,劫掠商队,杀我边民,掠我财物!措辞要强硬!要急切!要让朝廷感受到边境的紧张!”
     “明白!”
     王朗心领神会。
     这是要抢占道理,向朝廷施压要支援,更要掩盖盐队被劫的严重性——那关系到安西的财源。
     “还有,”
     李恪声音冰冷:“传令安西所有产盐的地方!即日起,盐价在原价基础上,上涨三倍!尤其是对吐蕃方向!一粒盐都不许私下流出!违者,按资敌论处!”
     “三倍?!”
     王朗一惊。
     这价格,吐蕃人绝对承受不住!
     “对,三倍!”
     李恪斩钉截铁:“吐蕃高原缺盐如命!他们的牛羊肉、奶食,离了盐根本没法保存!看他们能撑多久!”
     他顿了一下:“另外,安西境内所有与吐蕃交易的茶砖、布匹、铁器,能卡住的,全部暂停!特别是茶砖!吐蕃人离了茶砖,日子更难过!”
     王朗眼睛一亮:“殿下高明!经济封锁!属下立刻去办!”
     安西都护府的命令迅速传开。
     各盐场、关卡立刻戒备森严。
     原本在边境艰难交换盐巴的吐蕃部落商队,发现唐人的盐价一夜之间高得离谱。
     过去十头牛换一车粗盐,现在连半车都换不到。
     “唐人疯了?这盐价比金子还贵!”
     一个裹着厚皮袍的吐蕃部落头人,看着盐场管事递来的新价牌,气得胡子直抖,用生硬的唐话质问。
     盐场管事眼皮都没抬:“上头有令,盐是安西重要物资,近来损耗大,必须提价。头人觉得不值,可以去别处看看。”
     他指了指旁边堆积的上好湖盐:“那种上好的,价格更‘合适些。”
     价格牌上的数字,看得吐蕃头人眼前发黑。
     “你们这是要逼死我们!”
     头人大叫。
     管事依旧平淡:“买卖自由,头人请便。下一个!”
     类似的场景在边境盐场不断上演。
     吐蕃人空有牛羊皮货,换不回急需的盐巴。
     恐慌和愤怒在高原部落间蔓延。
     龟兹,吴王府内院。
     暖阁里炭火温暖。
     长孙雨气色好了些,斜倚在软榻上,腿上盖着薄毯。
     刚满周岁不久的李琮,穿着厚棉袄,像个圆团子,坐在母亲身边的厚毛毯上。
     毯子上散落着许多打磨光滑的小木棍和几块涂了不同颜色的小木牌。
     这是李恪让匠人做的简易算具。
     长孙雨拿起一根小木棍,又拿起一块写着“三”字的红色小木牌,放在儿子面前的小几上。
     “琮儿看,这是一根筹,”
     长孙雨声音轻柔:“这是‘三。一根筹,代表‘三。”
     她引导着儿子的小手去摸。
     小琮儿好奇地看着,伸出小手指,先戳了戳木棍,又去抠那个红色的“三”字,嘴里发出“咿呀”声。
     他觉得有趣,咯咯笑起来,小手把几根散落的算筹扫到一起。
     长孙雨也不恼,温柔笑着,又拿起一根筹和一块写着“四”的蓝色木牌:“这是四…”
     李恪处理完公务,悄然走到暖阁门口,看到这温馨一幕。
     妻子温柔的声音,儿子懵懂的咿呀,让他紧绷的神经稍松。
     他放轻脚步走进去。
     “在教琮儿认数?”
     李恪挨着软榻坐下,伸手揽住长孙雨的肩。
     她身体依旧单薄,但透着暖意。
     “嗯,”
     长孙雨靠着他:

第161章 于阗盐湖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