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到琅琊人的反应,岳川知道,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完了!
     也不能说完了!
     只是不可能再有上辈子那种当蛀虫的特权。
     读书人一辈子都在读书搞科举。
     很多人一考就是几十年,皓首穷经一辈子。
     科举考的都是四书五经,但治理地方,用得到四书五经吗?
     真正治理地方的都是吏,官只需要管好吏就行了。
     没事的时候在府中喝喝酒、赏赏花、玩玩女人、数数银子不好吗?
     先秦时代,读书人还不是儒家的专有名词。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都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能骑马射箭、能挥剑砍人。
     后世的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张嘴有伤风化、闭嘴有辱斯文。
     人前忠君爱国,人后水太凉。
     《论语·宪问》,有位学生问孔子:九世之仇犹可报乎?
     孔夫子回答: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但是后面,读书人的骨气一点点消磨,脊梁也一节节软化,最终大儒变成犬儒。
     儒家读书人在窃取政治权力的同时,也被政治权力反噬,成了皇权的恶犬。
     正如释迦摩尼说,魔鬼会杀光僧人,住进佛堂,惑乱众生。
     儒家也一样,被一群魔鬼腐化侵蚀,披着儒家的外皮兴风作浪。
     孔夫子时代的儒家,和罢黜百家之后的儒家,根本就是两码事,更别说后面那些一代不如一代的儒家了。
     岳川要做的就是改造读书人!
     从根源上改造!
     儒家不等于读书人,读书人不等于地主。
     读书人要永远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腐化堕落,频频突破下限。
     读书人可以要求合理的政治权力,而不是被政治权力俘获,成为统治阶层的走狗。
     闹腾了好一会儿,现场终于安静下来。
     “圣人啊,读书人怎么会那么坏呢?”
     “对啊圣人,我们虽然读书,但绝不至于那么坏啊!”
     岳川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权力使人腐化,绝对的权力就代表绝对的腐化。”
     葛氏、云氏等大家族瞬间想起《论语》中的《黄先生与权柄说》。
     关于权柄的问题,黄先生已经和众多姜国贤者讨论过了。
     权柄是个好东西。
     但是没有人能驾驭它!
     圣贤刚才讲的故事中就说明,读书人没能驾驭权柄,反而被权柄支配。
     再结合圣贤说的“权力使人腐化”,众人纷纷沉默。
     “圣人啊,怎么做才能驾驭权力呢?”
     “当然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不让它出来兴风作浪!至于如何把权力关起来,可以参考姜国的‘官不出城,权不下乡。”
     随即,岳川向众人讲述起“姜国模式”。
     虽然眼下姜国模式刚刚起步,还没有蹚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但是在岳川口中,姜国人已经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
     这就好像拿2050年的华夏对比1917年的苏联。
     双方的的确确都走在同一条道路上。
     “啊?官不出城,权不下乡?”
     “乡村皆供奉土地公,姜国农民以土地公的名义与王子阳商谈税赋、徭役。”
     “我们也可以啊!”
     “这条路,

第679章 供一个圣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