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可以快速积累财富,可以快速提高知识,但审美和修养这两个东西必须时间的积累,以及社会的沉淀。
     审美和修养,就像多米诺骨牌。
     堆砌的时候,千辛万苦,倒塌的时候,只需要手指轻轻一碰。
     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才积累下来了仁义礼智信几个美德,后人短短十几年就能嚯嚯干净。
     审美也一样。
     老祖宗的审美是世界独一档,甩开番邦蛮夷几个太阳系。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美。
     衣食住行、服装饰品、家居摆设等等,全都遥遥领先,尤其是对美人的赏析,那叫一个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春兰秋菊、各擅胜场。
     可是到了21世纪,国风审美被质疑,被嘲讽,被诋毁。
     反而是日韩风、欧美风大行其道。
     在自己身上各种动刀、打针,埋入各种科技与狠活。
     说白了,就是为了把自己变得不那么“中国味”,变得有日韩味、欧美味。
     文化的不自信必然导致审美的畸形。
     美女不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千姿百态,而是统一白幼瘦。
     女生从小就被父母逼迫着去学钢琴、学舞蹈,长大了又节食,不顾健康的瘦,每天用各种护肤品养护,练习瑜伽等为自己塑型。
     最可怕的是,女生会觉得理所当然。
     用化妆品养护自己,不是爱自己吗?
     健身塑型,不也是爱自己吗?
     爱美有什么不对吗?
     问题,这个“美”究竟是自己眼中的美,还是别人眼中的“美”?
     古人眼中的美是出水芙蓉,是空谷幽兰,是天然去雕饰,是妙手偶得之。
     而不是像腌制木乃伊一样折磨自己。
     为了“美”,为了取悦家人、朋友、社会而束缚自己,让自己不舒服,这与“楚王好细腰”有什么区别?这与裹小脚有什么不一样?
     人们批判封建礼教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也被“资本”和“商业化”裹进茧房中。
     商业资本最喜欢的就是垄断,最初是生产、销售上的垄断。
     但是,这样做会被罚。
     于是更高级也更隐蔽的垄断出现了,他们直接垄断人的审美、认知。
     我是卖美白产品的,我宣传女人就应该白,女人不白就是丑、就是懒、就是穷。
     我是卖减肥产品的,我宣传女人就应该瘦,女人不瘦就是丑、就是懒、就是不自律。
     当这种理念深深地灌入到人们认知中,产品自然就大火。
     最初,人们有某种需求,商家生产某种商品去满足人们的需求。
     可是渐渐的,商家改变了这些,他们先宣传某种理念,炒作人们的需求,然后顺势推出自己的产品。
     肥皂到洗发水的转变是这样,洗衣粉到洗衣液的转变是这样,味精到鸡精的转变还是这样。
     而关于女人,以及围绕女人的一切,向来是商家的“必争之地”。
     审美,包含的不仅仅是美,还有难以想象的利益。
     想到这儿,岳川提笔作画。
     一张!
     两张!
     三张……
     各种用途、各种风格的衣物在纸上接连浮现。
     长的、短的、厚的、薄的。
     简单的,复杂的。
     适合练功和运动的,适合劳作和干活的,适合逛街和打卡的,适合正式场合的……
     不仅有现代的,还有古代的。
     魏晋时期的羽扇纶巾、隋唐时期的幞头圆衫乌皮靴、两宋时期的高髻小梳襦衫披帛长裙,还有裹巾子小袖长衣的市民装扮等。
     不仅有中原的,还有东南西北等各个少数民族的。
     一本画完,龙葵立刻递上新本子。
第790章 没衣服穿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