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齐桓公和晋文公,孰强孰弱?
     这个问题怕是放在两千多年后,也没个定论。
     一个是“霸主”的开创者,一个是“霸主”的发扬者。
     两人这一点谈不上高下,最多也就是时代的差距。
     在政治上,齐国的称霸完全依赖管仲,人亡政息,晋国的称霸是依靠六卿体制,延续百余年。
     齐国的称霸昙花一现,晋国的称霸贯穿春秋。
     但是在霸权的统治力上,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不费一兵一卒,灭国无数,就连楚国也被齐国“重金买鹿”搞得彻底跪伏,尊齐国为霸主。
     而晋国,基本上没征服过楚国,还被楚国打败几次。
     眼下,晋国出现两个堪比齐桓公、晋文公的好苗子。
     众人一时间难以抉择。
     “这两位公子,得其一便是天大的福分,两者兼得,反而是天大的祸事。”
     “是啊!如果这两位没有生在同时代该多好啊。”
     “是啊是啊。”
     人们一边感慨晋国继承人的优秀,一边感慨造化弄人。
     颇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惋惜。
     历史上类似的场景不计其数。
     玄武门继承法、五龙同朝、九龙夺嫡,都是如此。
     人才扎堆出现,内耗严重。
     这些人才匀一匀,都能为王朝续命百年甚至两三百年。
     就在人们为老四和老八举棋不定的时候,二公子跳了出来。
     “且慢!今时不同往日,便是桓公之才、文公先祖之能,放在今日,也未必能富国强兵!”
     “非是我对先人不敬,而是时代变了,我们见过太多前人的智慧,有太多可参照的对策。”
     “所以,最重要的是如何执政、如何施政!”
     老秦人第一个鼓掌。
     “好啊!公子说得好!”
     “公子说的太对了!”
     “公子好样的!”
     二公子士气一振,说道:“我们晋国为了争霸,征战厮杀近两百年!”
     “两百年间,死了多少青壮,耗费了多少钱粮,又对其他国家造成了多少伤害?”
     “若我为……为政,我将退还过去百年间占领的土地,与四邻修好。”
     “我为政期间,将不再对外发动战争,专注国内,与民休息!”
     听到这话,众人已经不是惊讶,而是震撼。
     尤其与晋国为邻的中山国、楚国、秦国,那叫一个浑身激灵灵。
     秦国使者问道:“公子,依照您的意思,崤函之地、河西之地,都归还我们秦国?”
     “没错!”二公子大手一挥,“我们两国世代姻亲,我身上还流着一半秦国的血脉,我不希望两国再因为些许土地流血、仇恨。”
     楚国也问道:“当真?百年期间所有领土,悉数归还?”
     在晋国建国初期,也只有一小块封地。
     初始领土范围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北等地,其后继任者又不断扩大晋国的疆域。
     晋景公时期,晋国在与齐国、鲁国等的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进一步扩大了领土范围,向东北、南方发展。
     然而,晋国也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遭遇到了多次挫折。
     晋文公时期,晋国被韩国攻击,不得不将首都迁到翼城,领土缩小了一部分。
   

第1680章 少在那道貌岸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