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了城隍庙的宣传,所有人都知道姜十三从海外带回了粮种。
     不但高产,而且抗寒。
     正适合现在这种极端恶劣的情况下种植。
     一时间,人们的关注焦点变成粮种怎么得到。
     姜国是打算自己种,还是分给天下人?
     如果分,自己能不能分到。
     没多久,城隍庙再次颁布消息,本地居民凭宅契领取。
     城镇居民也可领取,只是份额比乡村居民少,而且少很多。
     这一点很好理解。
     乡村居民有地,城镇居民除了院子和房前屋后,根本没地方种。
     能领到就不错了。
     随即,鬼差们就忙起来了。
     通过入梦的方式,给各坊推选出来的领头人传达消息。
     各坊领取粮食的时间、地点、流程等。
     还有各坊抽调识字的人充当志愿者,协助城隍庙放粮。
     乡村居民也都赶着车,挑着担,前往城隍庙领粮种。
     一路上,全是焦急而期盼的人群。
     “几百年了,从来都是咱们老农民推着车、挑着担,往城里交粮,现在反过来了。”
     “那可不,咱们现在不是天子的人了,咱们是姜国的人。”
     “不,咱们是城隍爷的人。”
     “啊对对对,给咱发粮种的是城隍爷。”
     “听说姜国城隍庙里供奉的就有姜十三。”
     老百姓一边攀谈,一边感激。
     队伍一点点向前,很快就来到城隍庙前。
     之前,这里是国君居住的宫殿。
     现在全都改成城隍庙。
     四方宫门大开,百姓们进到宫中,凭自己的宅契领取粮种。
     旁边不断有人大声喊着:“这是粮种,是春耕用的,谁家敢直接吃了,抽鞭子,抽完驱逐出境,子子孙孙都不得踏入姜国半步。”
     听到这话,已经领到粮种和即将领到粮种的人都心惊胆战。
     确实有人想过煮一点尝尝啥味。
     这可是姜十三从海外带回来的神物啊,味道肯定不一般。
     可是听了城隍庙的喊话,一个个都明智的打消了念头。
     举头三尺有神明。
     城隍爷无所不知,在城中撒一泡尿都会被城隍爷逮到,当晚就有鬼敲门。
     自己要是煮了粮种,不知道得挨多少鞭子。
     至于驱逐出境……
     大家已经意识到姜国户籍重要性,哪里敢冒这种风险。
     一顿饱和顿顿饱他们明白的。
     为了一碗饭,丢掉全家的铁饭碗,到了九泉之下也会被祖宗骂死。
     领到粮种的人家,当场老泪纵横。
     虽然不多,但春耕绝对足够了。
     正常情况下,打下来的粮食绝对够一家人活命了。
     如果再配点野菜,今年是饿不死了。
     最重要的,年复一年向国君交粮。
     即便如此,祖祖辈辈也没踏进过国君的宫殿。
     这次,自己非但不交粮,还领到粮食了。
     而且是在前国君的宫殿中领的。
     那种复杂的心情,甭提了。
     很多人都是当场跪倒,朝着前方三拜九叩。
     这种情绪还会传染。
     每个领到粮食的人都跪倒下去磕头、膜拜,高声喊着对城隍爷的感激。
     看到各地城隍庙放粮,姬氏的遗老遗少们终于明白自己有多愚蠢。
     姜国根本不缺粮。
     非但不缺,还能供应全天下。
     姜十三!
     自己千算万算,漏算了这个人啊。
     一定是他从海外获取了大量粮食,暗中支援给

第1815章 城隍庙放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