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4章 岐仁堂悬壶录之肝郁化痈[1/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章 梅雨季的灰蝴蝶
     申城的梅雨季总是黏腻得让人喘不过气,岐仁堂的玻璃门上凝着水珠,倒映着写字楼群灰色的轮廓。下午三点,一位穿香云纱旗袍的女士推门而入,颈间丝巾虽精心系过,仍掩不住眼底青黑。
     34;岐大夫,我又来麻烦您了。34;林静姝勉强笑了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真皮手袋扣环,34;这次不是胃的问题,是......34;她忽然住口,目光扫过候诊区的学生模样的女孩。
     岐大夫见状,抬手示意助手引其他患者到侧厅,诊室里只剩檀香味与雨声淅沥。34;林女士,上次开的解郁和中汤服了几剂?34;他边问边铺开诊垫,注意到她指甲前缘泛青,腕部皮肤干燥脱屑。
     34;喝了两周,胃里舒服多了,可上周和客户吵架后,突然觉得小腹坠胀,连走路都像坠着块石头。34;林静姝解开腕表,露出腕脉——寸关脉沉弦如按弓弦,尺部细数。34;还有......小便时总觉得涩痛,晚上洗澡时发现脐周皮肤粗糙得像鱼鳞,最近还冒出几颗红疙瘩,痒得厉害。34;
     岐大夫取来放大镜,细看她脐周皮肤:果然,局部皮肤色暗,毛孔粗大如甲错,左下腹隐约有结块,按之微痛。《金匮要略》的条文在脑中闪过:34;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寒气之肿,八风之变。34;又忆起《灵枢·痈疽》篇:34;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名曰痈。34;
     34;林女士平时是不是总觉得胁肋胀痛?尤其生气后更明显?34;岐大夫递上温茶,34;夜里睡觉容易醒,醒了就很难再睡,还常觉得口苦?34;
     34;您说得太准了。34;林静姝放下茶杯,瓷杯底在竹席上洇出一圈水痕,34;我做奢侈品买手十年了,表面风光,实则天天和客户、供应商周旋。去年查出胃溃疡后,先生让我转做培训,可上周带新人跑展会,她弄错了VIP客户的尺码,我急火攻心......34;
     第二章 怒潮下的暗礁
     诊室外,雨珠顺着飞檐织成帘幕。岐大夫铺开《黄帝内经·灵枢》,指节轻叩34;经脉篇34;文字:34;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34;
     34;林女士的病,根源在肝。34;他取来狼毫笔,在水波纹信笺上画下肝经循行图,34;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您长期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于下,如江河遇暗礁,水流瘀滞。初时只是胃脘痞闷,但肝气久郁化火,火邪灼伤下焦血络,就像枯木遇火,久则成炭。34;
     34;可为什么会变成痈疡呢?34;林静姝望着纸上跳动的墨线,仿佛看见体内翻涌的暗潮。
     34;《诸病源候论》说得清楚:39;痈者,由六腑不和所生也;疽者,由五脏不调所生也。39;肝属木,木郁则生火,火毒与气血搏结于小腹,日久成痈。您看——34;岐大夫翻开《外科正宗》,指着34;腹痈34;条目,34;书中言39;腹痈者,生于小腹之间......初起腹中痛急,绕脐生疮,身皮甲错,呕恶不食39;,正与您的症状相合。34;
     林静姝听得冷汗涔涔:34;难道我肚子里长了......34;
     34;莫慌。34;岐大夫语气和缓,34;幸得您及时来诊,痈疽尚未成脓溃破。不过此病属外科范畴,需疡科大夫施针砭、敷药散。我先开三剂清肝化瘀汤为您铺路,明日可往仁济堂找周先生,他的39;拔毒化坚膏39;乃家传秘方,专攻下焦痈疡。34;
     第三章 本草里的火消石
     砚台里的墨汁已半干,岐大夫提笔写下处方:
     34;君药取蒲公英三十克,《本草经疏》言其39;主妇人乳痈肿39;,实则凡属热毒痈疡皆可用之,能清泻肝经实火,兼可利尿通淋(对应39;小便涩痛39;)。臣以丹皮十二克、赤芍十克,丹皮泻血中伏火,赤芍散肝血瘀滞,二药合用,如釜底抽薪,解肝郁化火之困。34;
     34;佐以柴胡九克、香附九克,柴胡为39;肝胆之引经药39;,香附39;解六郁、利三

第114章 岐仁堂悬壶录之肝郁化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