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岐仁堂夜话:甘温化火三则与阴阳真机[1/2页]

岐大夫的悬壶故事 张泓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夏月流火:当轮胎漏气遇见脾虚阴火
     大暑节气,蝉鸣把青石板街烤得发脆。李婶抱着孙子小磊冲进岐仁堂时,铜铃震得药香都晃了几晃。孩子滚烫的额头抵在李婶肩头,脸蛋红得像刚从染缸里捞出来,可眼皮却耷拉着没精打采。
     “岐大夫,您瞧瞧这烧!”李婶撩开孩子的袖口,小臂热得像块烙铁,“西医用了退烧药,体温枪‘滴一声降到37度,过俩时辰又‘蹭地飙到39度3,都十天了!”
     岐大夫放下正在批注的《脾胃论》,指尖先触了触孩子的额角——滚烫中竟带着一丝凉意,再探两颊,颧骨处红得透亮,额心却泛着青白。“小磊渴不渴?”他翻开孩子的嘴唇,舌苔薄白,舌边还带着齿痕。
     “渴得直啃杯子!”李婶赶紧递过水杯,“可喝两口就推开,说肚子里‘冒冷气。”话音未落,孩子突然蜷起身子,小手捂着肚子直哼哼。
     岐大夫解开孩子的小褂,掌心贴在肚脐上方——胸腹一片冰凉,可手心脚心却烫得惊人。“来,伸舌头。”他用压舌板轻拨,孩子淡胖的舌头像块泡发的软玉,边缘一圈齿印清晰可见。“脉呢?”学徒小林递过脉枕,岐大夫三指轻搭,眉头微挑:“浮大无力,按之空豁,典型的‘脉大如葱管。”
     “这不是外感发热。”岐大夫走到药柜前,铜制药斗在指尖下“咯噔”作响,“《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小儿脾胃本就‘少阳未充,夏日贪凉饮冷,脾阳一虚,就像自行车胎漏了气——胎压不足,轮轴反而摩擦生热。”他抓起一把蜜炙黄芪,金黄的饮片在戥子上晃悠,“李东垣说得清楚:‘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这热不是外来的邪火,是脾阳下陷后,阴火反客为主。”
     “可这大热天的,喝热药不会更燥吗?”李婶捏着药方直犯嘀咕。药方上写着:黄芪15g,党参6g,炒白术10g,当归6g,陈皮3g,升麻3g,柴胡3g,炙甘草5g。
     岐大夫取过砂锅示范:“你看这升麻、柴胡,用量比参芪少得多,却是方中‘点睛之笔。就像往井里打水,绳子(清阳)沉下去了,得用升麻、柴胡做‘辘轳,把阳气一点点提上来。阳气归位,阴火自然不攻自退。”他又指着炙甘草,“这味药得用蜜炙,甘温能补土,土旺则火安,就像给乱窜的火苗砌个灶台。”
     头煎药熬好时,小磊正迷迷糊糊睡着。李婶用小调羹喂了小半碗,不到半个时辰,孩子后颈竟渗出一层细汗,滚烫的额头慢慢凉了下来。次日清晨,李婶打来电话,声音亮得像敲锣:“岐大夫!烧退到37度5了,孩子还吵着要喝小米粥呢!”五剂药喝完,小磊在院子里追着蝴蝶跑,小肚子暖烘烘的,再不见之前的“冰火两重天”。
     岐大夫在医案本上写道:“世人见热便投石膏、黄连,却不知‘甘温除大热之妙。此热如炉中虚火,添柴(补脾)比泼水更治本。《脾胃论》言‘火与元气不两立,非灭其火,实归其位也。”
     二、产后烽火:当微信问诊遇见血虚阳浮
     腊月廿三,雪粒子砸在岐仁堂的玻璃上沙沙响。岐大夫的手机突然震动,王大姐的微信语音“噌”地弹出来,带着哭腔:“岐叔!我儿媳妇生完娃第五天,突然高热39度8,西医说‘产褥感染,挂了三天头孢,烧没退,现在连眼睛都认不清人了!”
     屏幕上跳出一张照片:产妇小陈面色潮红如醉酒,可额角的冷汗却顺着鬓角往下淌,被子边缘露出的手指苍白得像纸。“她喊口渴,可递凉水就干呕,非要喝滚烫的红糖水。”王大姐又发来一段视频,小陈蜷在床头,手紧紧按着小腹,嘴里断断续续念着:“冷……肚子冷……”
     岐大夫盯着屏幕,突然问:“恶露还多吗?”“昨天突然就少了,颜色发黑,还夹着血块。”王大姐的声音带着颤抖。“准备笔!”岐大夫语速飞快,“当归15g,黄芪30g,川芎10g,桃仁6g,炮姜10g,炙甘草6g,赶紧去抓药,先煎黄芪、当归,武火煮沸后改文火20分钟,趁热灌下去!”
     学徒小林凑过来看药方:“当归补血汤合生化汤?产后高热用这么温热的药,不怕助火吗?”岐大夫指着窗外的积雪:“你看那炭盆,柴烧尽了是不是只冒白烟?产妇失血如燃尽的柴,阳气没了依附,就像火星子飘起来,看着火旺,其实是虚浮。《伤寒论》说‘亡血家不可发汗,同理,亡血家也不可清热——清热就是往火星上泼水,只会让炭盆彻底熄灭。”
     头剂药灌下半个时辰,小陈突然打了个寒噤,接着浑身透出一层黏汗,体温慢慢降到38度。岐大夫连夜驱车四十里赶到病房,诊其脉浮数无根,按之则散,再看舌头,淡紫而无苔,像块缺水的紫薯。“这是血虚阳浮,兼瘀血内阻。”他调整药方:“黄芪加到45g,炮姜改12g,加益母草15g活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啥重用黄芪?”王大姐举着药碗不解。“《金匮要略》讲‘血脱者,益其气,气是血的‘统帅。”岐大夫用筷子在药渣里拨弄,“你看这黄芪,色黄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当归色红入血,一补一活。炮姜炒到黑褐色,既能温经散寒,又能化旧血生新血,就像给冻

第347章 岐仁堂夜话:甘温化火三则与阴阳真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