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玉琴听着这些夸奖,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张大哥,还有各位,实在是太抬举我了。”
     “这猪身上的东西,我要是能弄到,肯定天天给大家做。”
     她话锋一转,叹了口气:“可关键是,我没门路,弄不到啊。”
     “县里那些做卤菜的,哪个不是干了好几十年的老师傅?人家都有自己的关系和门路。”
     “去屠宰场进货,都是好几头猪的下水一起拿,价格压得低得很。”
     “我就这么小打小闹地去买个一斤半斤的,人家要么爱答不理,要么就给我个高价。”
     她一摊手,语气里满是实实在在的为难:“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做这点猪下水,费时费力,其实根本赚不了几个辛苦钱。”
     “也就是这几天,鸡鸭杂碎的数量实在太少,我才弄点这个出来凑个数,免得大家来一趟买不到东西。”
     这番话一说出口,那些原本只顾着嘴馋的街坊们,都愣住了。
     他们只看到李玉琴的生意火爆,却没想过这背后的难处。
     那个被叫做老张的胖大哥,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他下意识地跟旁边几个同样对猪头肉情有独钟的汉子对视了一眼。
     其中一个男人压低了声音,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同伴听:“说起来,我二舅家的表弟,不就在肉联厂当个小组长吗……”
     另一个汉子眼睛一亮,也跟着小声嘀咕:“我老婆的娘家侄子,好像就在屠宰场开车……”
     一时间,队伍里好几个爱吃肉的男人,心思都活泛了起来。
     为了这口让人魂牵梦绕的美味,去托托关系,找找门路,又算得了什么?
     只能说,吃货的毅力,是无穷的。
     就在这暗流涌动之间,队伍不断缩短。
     终于,李玉琴手里的夹子在盆底刮擦了几下,发出了清脆的声响。
     她抬起头,满脸歉意地冲着后面还排着的十几个人喊道。
     “真不好意思了啊大家伙儿!”
     “今天的,全都卖完了!”
     “唉——!”一声整齐划一又充满失望的叹息声,从队尾传来。
     “怎么就没了啊!我这刚排到啊!”
     “明天!明天我一下班就往这儿冲!我就不信买不着!”
     没买到的人捶胸顿足,唉声叹气地散去。
     李玉琴一边麻利地收拾着空空如也的铁盆和案板,一边对着最后几个不愿离去的街坊们连声道歉。
     “实在对不住了各位嫂子大哥,明天,明天一定早点来!”
     她的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脸上却带着真诚的歉意。
     “嫂子你放心,我们再等几天没问题!”
     “就是,你这手艺,等多久都值!”
     大家伙儿虽然失望,但更多的是理解。
     李玉琴看着这一幕,心里既有生意火爆的喜悦,更有了一股迫在眉睫的紧迫感。
     送走了最后一个人,李玉琴直起有些酸麻的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生意火爆是好事,可这原材料的缺口,就像一根绳子,死死地勒着她的脖子,让她喘不过气来。
     她抬眼望向县城外的方向,心里默默盘算着。
     算算日子,张卫东也该回来了吧?
     也不知道事情办得顺不顺利。
     这个年代,跨县城的合作可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
     与此同时,几十公里外的临县食品站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张卫东穿着一身笔挺的旧军装,脊背挺得像一杆枪,与对面沙发上那个满脸愁容的钱主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张,你这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钱主任嘬了一口茶,重重地把搪瓷缸子墩在桌上。
     “你说你们清河县的养殖场,要统一负责咱们县的家禽宰杀?”
     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自古以来,不都是各县管各县的事儿吗?怎么突然就改了章程?”
     张卫东笑了笑,将手里的烟蒂在烟灰缸里按灭,不急不躁地开口。
     “钱主任,这不叫改章程,这叫产业优化,资源整合。”
     他从兜里掏出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这是我们县里出的红头文件,不信您瞧瞧。”
     钱主任将信将疑地拿起文件,一看那鲜红的印章,神色顿时凝重了几分。
     但他还是有顾虑。
     “文件是真……可这价格呢?你们统一宰杀好了送过来,价格肯定要往上涨吧?”
     “这要是涨了价,我们县的老百姓不满意,我这主任还干不干了?”
     这才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张卫东身体微微前倾,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钱主任,你听我给你算笔账。”
     “你们自己宰杀,要不要人工?要不要场地?那些鸡鸭毛、下水内脏,你们是不是得找人处理?夏天

第115章 吃货的毅力,是无穷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