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的日头正毒。
灼热的阳光穿透云层,却未能驱散皇城上空那层若有若无的阴翳。青石板铺就的御街上,一队玄甲禁军如铁壁般推进,寒光凛凛的刀兵将熙攘的市井劈开两道沟壑。
“让开!让开!”
“别站在路中间,都滚到一边去站去。”
“官家銮驾回宫,闲杂人等速退!”
为首的校尉声如洪钟,手中的马鞭在空中甩出脆响。
“官家的龙辇!”
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小贩们慌忙收起摊担,百姓们被推搡至檐下,衣襟发髻皆散乱。
孩童们躲在母亲裙裾后偷觑,只见那十六抬的龙辇缓缓碾过街面,鎏金雕凤的辇檐在日光下流转着冷冽的光。
“怪哉了,官家今儿个怎的这般急?銮驾连仪仗都未备齐……”
“听说官家今日一早便离了宫,去普安郡王府了……”
一位白发老者低声议论。
“这才过了几个时辰,又这般急匆匆地回宫,莫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旁人纷纷点头,却无人敢高声。
禁军侍卫的佩刀已出鞘半寸,刀锋寒气直逼人面。
“往普安郡王府去了,又匆匆折返——莫不是那位郡王……”
“郡王可是官家养子,如今太子之位空悬……难不成是受到了那位李仙子的逼迫,官家这就要把普安郡王升为太子了?”
“若真是如此,那当真是我大宋的喜事了,我等早听闻普安郡王勤奋好学,关心民间疾苦,有意为岳飞将军平反,与秦桧老贼不对付,有重振大宋的雄心壮志。”
“嘘!慎言!”
话音未落。
辇帘忽被风掀起一角,众人瞥见一抹明黄龙袍闪过,霎时噤若寒蝉。
当然,尽管百姓嘴上不说,但是心中所想又是另一回事了。
谁都知道。
如今皇宫里面真正的主宰是谁?
……
龙辇内。
绣着五爪金龙的帷幔随着颠簸轻轻晃动。
赵构端坐于檀木雕鸾的座椅上,龙纹袍服垂落在地,袖口暗纹在晦光中若隐若现。
他面色沉如墨潭,眉峰紧蹙,似有千斤重担压在肩头。
养子赵瑗被强行换上那身刺眼的龙袍,锦缎冰凉地贴在皮肤上,让他浑身发颤。袍服尺寸不合,衣襟处露出半截素色中衣,更显他身形单薄如竹。
“……”
赵瑗偷偷抬眼望向赵构。
却只瞥见对方垂落的眼睑。
他张了张口,喉咙却似被无形丝线勒紧。
很想问为何突然传位?
要知道他如今的身份别说是太子,连皇子都算不上。
可……赵构周身散发的威压如实质般凝滞了空气,让他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面对这个能在当年靖康事变中成功南逃建立南宋的皇帝,赵瑗很清楚赵构的能力和心机。
“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赵瑗心中愈发不安。
辇外喧哗渐息。
只余马蹄踏过石板的声音,如更漏滴答,敲在人心上。
赵瑗的手不自觉攥紧袖口,指尖掐进掌心。
他自幼被接入宫中,虽受封郡王,却还没享真正太子待遇。如今骤然被卷入这诡谲的漩涡,仿佛置身于一场看不清棋局的弈戏
而,
他仿佛那枚随时可能被弃的棋子。
这种恐惧的心理让赵瑗很怕。
穿过宫门。
龙辇终于停下。
“下去吧。”
赵
第449章 龙椅,朕命令你坐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