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临安城。
晨曦初露,东方天际泛起一抹鱼肚白。
临安城巍峨的城楼在晨光中轮廓渐显,檐角铜铃随风轻晃。
城墙上的官兵们倚着斑驳的垛口。
哈欠连天,手中长枪斜斜拄地。
一夜未眠的倦意裹挟着浓重的湿气,在甲胄缝隙间钻入肌肤,令人浑身发冷。
“我朝百万大军征讨西南蛮夷都多久了,也不知道是否顺利。”
一名老兵用袖口抹了抹眼角。
他嗓音沙哑。
仔细一看,他腰间箭囊空了一半,箭杆磨得发亮,显然久未添新。
“胜又如何?败又如何?”
身旁的青年士卒冷笑一声,眉间皱纹深如刀刻。
“西南那地界瘴气横生,蚊虫比箭矢还密。当年唐军铁骑都折戟于此,咱们这些泥腿子去了,不过是给山沟添几具腐尸罢了。”
“那些蛮夷之地太危险了,即便有李仙子相助,我想大军的伤亡应该不会少。”
“这就是我们当兵的命啊,苦啊!”
“还是文官老爷命好!”
“……”
众人沉默片刻,忽有几人同时叹气。
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城内百姓尚在梦乡,而他们早已习惯了将生死挂在城墙之上。
“至少……咱们没被派去。”
有人低声喃喃。
众人目光交错,皆从对方眼中读出侥幸。
说的不错,听说要一百多万军队到处凑人数,他们能够幸运留守在临安城墙,真是把这辈子的运气都花光了。
“只是未来和金国的大战,我们会不会也被抽上战场?”
听到了这句问话。
顿时,官兵们全都沉默了下来。
女真人有多凶猛,天下闻名。
他们可不是岳家军说不怕女真人是不可能的。
一旦上战场交锋,他们这些人又能否侥幸活下来呢?
“你们这般愁眉苦脸作甚?”
忽然,
一阵粗哑笑声传来,
一名腰间佩着铜牌的低级军官踱步而来。
他靴底沾满泥渍,显然是刚从城内酒肆溜达回来。
“老子有宫廷里的内幕消息,且听我一言!”
什么内幕消息?
官兵们纷纷围拢,有人急道。
“莫不是西南战事有捷报?”
军官眯眼一笑,故作神秘地压低嗓音。
“我在内廷当差的侍卫大哥亲口所言——国师李仙子神通广大,早算定了此战吉凶!”
他刻意顿住,待众人屏息凝神。
方才继续说道。
“正是由于李仙子的庇护,听闻百万大军中保存基本完整,连克安南、大理、暹罗、天竺等国。我军阵亡者不过区区数千人罢了,远远好于官家和大臣们的预期。”
“更妙的是…破城之后,李仙子特许全军将士自由劫掠!金银财帛、粮米美人,尽数充入私囊!从上到下个个都发财了,都看不上朝廷发的军饷了。”
“当真?!”
有人喉头颤动,眼中迸出贪婪火光。
当兵吃饷不过勉强糊口,唯有破城劫掠方得暴富。
传闻中丘八入城如虎狼,金银窖藏搬空,美貌女子掳走,连屋顶瓦片都要撬去换钱……
这般景象想之便让人血脉偾张。
“千真万确!”
“我那侍卫大哥有幸亲耳听见官家与大臣们讨论……”
军官拍胸脯保证,忽又压低声音。
“李仙子对我们当兵非常大方,所有征战获得的缴获,由李仙子出面撑腰,一个铜板都不用
第523章 金国战书,来约战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