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京城。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策马踏过聚宝门,马蹄叩击青石板的声响惊碎了金陵城凝固的暮色。
四年靖难烽火终将这座帝王之都裹入腥风血雨,朱棣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铠甲上斑驳的血迹与旌旗残破的流苏交织,映着夕阳残照,恍若一片血色晚霞。
他勒马驻足,望向巍峨的皇城,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爹,你看到了吗?我又回来了。”
忽然,
远处传来惊呼。
“不好了!皇宫走水了!”
朱棣剑眉一拧,他本想着避开皇宫不入,可现在这种情况想避也避不开了。
只得厉声下令。
“速速调集将士救火!”
话音未落,他已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
火光冲天处,乾清宫檐角金兽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朱红宫墙被舔舐成骇人的赤色。浓烟裹挟着焦灼之气扑面而来。
朱棣却佯装焦急,挥剑高呼。
“救出皇上!”
“务必要保圣驾周全!”
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分明流转着旁人难以察觉的冷意。
没人是傻瓜,真要把一个活着的朱允炆救了出来,这不是让大家难做吗?不被朱棣恨死才怪。
火势渐熄,残垣断壁间,几具焦尸横陈。
士兵们用铁钩将焦黑的躯体拖出废墟,其中一具尸体蜷缩如婴孩,周身衣物早已焚毁殆尽,唯余腰间半块焦糊的玉佩,依稀可辨龙纹。
太监木恩颤抖着拾起玉佩,指尖触到滚烫的残片,烫得缩了缩手,却仍强撑着跪行至朱棣面前。
“殿下……皇后娘娘与小太子遗体在此,皇上他……”
嗯!?
朱棣目光如刀,逼视着跪伏之人,嗓音低沉似裹着霜雪。
“皇上如何了?”
木恩喉头滚动,冷汗浸透衣襟。
他根本就没有看到有朱允炆的尸体,这几句焦尸都不是,但他可不敢实话实说。作为宫廷太监,他常年伺候人,习惯看人脸色,不会不明白朱棣的暗示。
不管这里面有没有朱允炆的尸体,朱允炆今天必须“死”了。
这是个抱朱棣大腿的好机会!
太监咬牙叩首。
“皇上已……殡天了。”
一听这话,朱棣眼光顿时柔和了许多,他和颜悦色的对太监木恩道。
“很好,你起来吧,哪一具是皇上的尸体,本王要为皇上收敛安葬。”
如蒙大恩。
太监高兴极了,立刻起来指认。
“那一具,就是那一具。”
“哦……”
朱棣眼中精芒一闪,忽地大步上前,亲手扯开那具蜷缩尸身的残衣,焦糊的皮肉发出刺耳的撕裂声。
他忽然捂住胸口踉跄后退,喉间涌出一声压抑的悲鸣。
“侄儿!我的好侄儿啊!”
“你怎的这般想不开啊?”
“叔父带兵进京,只为清君侧救皇上于奸佞之手,你何苦要自焚啊!?”
言罢。
他竟掩面痛哭,泪水顺着指缝渗下,不知是悲恸还是灼痛。
周遭陆续赶过来的文武百官谁不知道朱棣是在演戏,但谁敢拆穿,也只能陪着演呗。
霎时,
“皇上啊!!”
“呜呜呜……”
大家齐声哀泣,声浪震得残垣上的火星簌簌而落。
……
明朝。
洪武时空。
“
第567章 逃走,躲进仙华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