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也知道刘徽压根不着急,想在长安时让刘徽多陪陪他。
“西域的情况感觉有些不太对,表哥此去定要小心。”
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两日的时间,霍去病要去西域了。刘徽道出对西域的感觉。
霍去病应一声,吻过刘徽的唇,“我会尽快回来。徽徽要小心。”
刘徽笑了,“好。”
霍去病很是不安。刘徽抬眸和霍去病对视,不禁想的是,霍去病察觉她的意图?
刘徽有所怀疑不假,但还是决定不提。
她想做的事,谁都不知道,哪怕来日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人受她牵连,如此再好不过。
刘徽决定了,便不再多想,“表哥小心些。”
霍去病再一次不舍的吻在刘徽的唇上,刘徽回应着,直到门外传来声音道:“冠军侯,时候不早了。”
再不走不成了,还是赶紧的吧。
刘徽听出言外之意,将霍去病推开轻笑一声。
霍去病咬了一记她的唇道:“你还笑。”
“难不成要我哭?”刘徽不得不问,莫不是想让她哭?
真要是想让她哭,也不是不能哭一哭的。
霍去病不知怎么的想起多年前刘徽为了不让汲黯骂她,用姜汁哭的那一回,那时候的他看着哭得双目通红的刘徽想什么来着?
呼吸一紧,喉结滚动,霍去病再一次不管不顾的吻上刘徽,恨不得将刘徽生吞了一般。
刘徽一时有些无措,不明为何霍去病像变了个人一样。
“冠军侯。”小半天没有动静,外头的人心里也苦,不得不提醒的再唤,也让霍去病不得不停下。
瞧着刘徽媚眼如丝,霍去病在刘徽的耳边道:“等我回来徽徽哭给我看看好不好?”
刘徽对这个要求倍感诧异,霍去病笑了,“到时候再说。”
如今讨来无用,若真想让刘徽哭,也不是没有办法。
刘徽本来就诧异无比,结果霍去病不急着要答案,那也行。
“万事小心。”刘徽叮嘱一句。霍去病应一声。再不舍也不得不去。
等霍去病一走,科举考试的事刘徽开始专心安排。
第一要事便是考试的内容,出题。
刘徽择人出题,不同的地区题目的难度不同,第一次,尽量简单些,反正也是初试,探探各自的底。
而所有出题人从被选中的那一刻开始,在科举结束之前,都不能和外界有任何的联系。
可以接受的,那就参加,不愿意接受的不勉强。
这可是大汉朝的第一场科举考试,虽然只是针对长安城里很小部分的人,但这是第一场,意义非凡。能够让刘徽选中的人,那肯定是乐意无比的。
从那一刻开始,负责出题的人,由大汉最精锐的兵马看守,至于出题的人刘徽放到哪儿去了,好些人去打听,皆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专门用来考试的贡院也与之建起。
当贡院二字被挂起,出现在人前时,看着眼前的牌匾,不知怎么的,让人生出一种欢喜的感觉。
刘徽也差不多的心情,贡院,从今往后大汉会从中选拔出更多的人才,治国安民平天下。
油然生出的激情,让刘徽站在贡院前久久不动。
“公主殿下。”一道叫唤声让刘徽回过神,一眼望去,似在无声询问。
“殿下。”那问候的人再唤一声,刘徽认真看了看,像是才认出来人,“沈璧。”
听到刘徽唤出他的名字,那留着美长须的郎君朝刘徽一笑道:“臣以为公主不记得臣了。”
那不能。
刘徽的记性不错。
“本宫要是记得不错,你如今应该是在户部当值。户部侍郎。”刘徽说不至于不认得沈璧不假,当年沈璧帮刘徽解决不少的世族,那里头让刘彻得利几何,反正自那以后沈璧入了刘彻的眼。
而且沈璧去过百越,也算有过一番历练。
近些年,沈璧在长安颇得刘彻赞许。
一个了解世族的人帮忙对付世族,是刘彻和刘徽都想看到的局面。
不过,刘徽也清楚,眼前的沈璧慢慢的不太听话。一次一次的企图和世族结合。
户部,两百万流民一事,陈荷在帮忙安置流民的过程中,不意外的碰上阻力,沈璧在其中出力不小。刘徽回来后,一开始没有官复原职,好些事刘徽有数,也只是有数。
因为科举的事再为尚书令,那对刘徽而言主要负责的方向是科举,别的事,刘彻不多言,她不至于急不可耐的伸手,让刘彻生出不悦。
可是,刘彻不会一直忍着让着的。
“听闻公主不拘男女,只要愿意报名参加科举考试的,一概容之。”沈璧听到刘徽唤出他名字,在刘徽回来时,沈璧远在长安城外,和陈荷一道负责安顿流民事宜,终于算是把事情安排好回来了,听闻刘徽在新建起的贡院前,沈璧走了过来。
看到刘徽站在贡院前,阳光洒落在刘徽的身上,如雪的白发,不似凡人,风拂而过,衣袂飘飘,似是要羽化登位一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徽听着沈璧的话,且问:“怎么?”
沈璧凝视刘徽道:“臣倾慕公主。”
乍然又听到倾慕二字,刘徽拧眉神情如常的道:“知道了。”
话说完抬头再看了一眼贡院二字,刘徽转身准备离开。
沈璧等刘徽的反应,想不到刘徽只道一句知道了。
“臣可以作为公主手中的刀。一如当年臣自荐时说过的话。”刘徽要走,沈璧顾不上礼节,追随刘徽,更不在意在这人来人往的街道上道出他的心意。
刘徽瞥过沈璧一眼道:“本宫不需要你。”
一句不需要,如同多年前一样的态度。
不需要。
沈璧不由反问自己,为何他自以为可以为刘徽所用,每一次都差一点,刘徽不愿意,也不接受他的自荐。
“公主不怕臣将公主的意图告诉天下世族?”沈璧见不得刘徽丝毫不把他放在眼里,也不在意他不断向她靠近,仅仅是提醒刘徽,不要忘记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人坏了刘徽的计划,刘徽会承受何种后果。
可惜,刘徽更不为所动。
做任何事,刘徽早有预料,知道自己要承担的是何种后果,自有应对的法子。
没有逗留,刘徽已经上了马车。
“长公主,冠军侯不在长安。”沈璧站在马前。
刘徽掀开车帘,平静的扫过沈璧道:“君子慎独何意?亦或者,本宫在你眼中便是一个小人?”
一句君子慎独,让沈璧不由将目光落在刘徽的身上。沈璧那么多年在暗处观察刘徽,怎么会不了解刘徽,不知刘徽是一个自制的人。
当年西域有人给刘徽下了药,那样的药,刘徽解决动手脚的乌孙国,忍着回到长安,为此都没有碰任何的男人。
在那样的情况下刘徽都能保持理智,不愿意让别的男人近身,何况是如今。
可是,沈璧心中有一个梦。
“同样的话本宫不希望再从沈侍郎的口中听见。”刘徽不由的想,一个个都那么开放的吗?
但,那是他们的想法,和刘徽没有任何关系。刘徽很清楚自己的追求。不该惹的事绝对不会惹。别人如何想,如何要,是他们的事,同她无关。
刘徽目标过于明确,也无人能够让刘徽改主意呢。
随刘徽放下车帘,马车行驶回府。
被明确拒绝的沈璧看着刘徽的马车驶离,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没想到也有沈侍郎自荐,别人看不上你的时候。我就说未央长公主当年看不上你,如今更不可能看上你。还是应该多送她些年轻的小郎君。像冠军侯的应该会更好。”
显然,各种坏主意的人不少,他们都不怀好心。
“不,寻像大将军卫青的。”
刘徽不曾把沈璧的事放在心上,投怀送抱的人她遇见得多了,沈璧留胡子的样子,刘徽很嫌弃的好吧。
贡院的事解决,沈璧那儿放了话,也算是给刘徽提了醒,有人洞察刘徽的意思了。
女郎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不同意的人不仅是世族,而是世间的大部分男子。
朝堂上,有人就知道的消息问出,“科举考试,是不是应该规定男子才能报名参加,女子不能?”
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为何?”刘彻在上方没有开口,倒是一眼扫过刘徽,无声的提醒,好的,有人出面提及的事,刘徽赶紧解决。
刘徽平静的询问,且让人说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来。
“于礼不合。”四个字当下有人丢出来了。
刘徽点了点头,“何为礼?男子得以参加科举考试合礼,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又怎么不合礼了?”
没错,刘徽便等着问清楚,他们认为的不合乎礼法是怎么得出的定论。
“科举初开,亘古未有的取才之制,志在公平取士取才。前人之礼能知后人之事?”刘徽提醒眼前的人们都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科举取才的法子是她刚提出来的,在此之前没有过,之前能有人为科举之事定下规矩?
若不曾,凭什么说不合礼呢?
“其实不是不合礼,是尔等不愿意开科举。”刘徽何许人也,断不能让人捉住小辫子,从此让人捏着女子参加科举不合礼。
 
第206章 臣举荐陈荷为户部尚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