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知何时,一滴泪顺着余莺儿的脸,滚落到玄凌的手上。
     她看着太医,质问道:“皇上的毒能解吗?”
     依泰上前,苦着脸道:“时间太短,因为不知道是何种毒药,如今微臣们只能以毒攻毒,只是这个方法太危险了。就算成功了,也会影响寿数!”
     余莺儿看着小厦子问:“刺客呢?”
     “服毒自尽了。”
     余莺儿冷笑出声,却没发脾气。
     她问依泰:“你们需要多久时间研究出解药。”
     “三日,可皇上等不了三日。”
     余莺儿嗯了声,吩咐道:“三日内,务必研究出解药,否则夷九族。现在,你们都出去。”
     太医们面面相觑,却不敢不听令。
     有人甚至怀疑,皇后是不是巴不得皇上快死,好让自己的儿子登基。
     余莺儿自然没这个想法。
     玄凌可以死,却不能以这种方式死去。
     她准备用自己的血压制玄凌的毒,给太医足够的时间。
     然而,就在太医快出去时,玄凌开口了。
     “不!朕命令你们,用以毒攻毒的手段!”
     他这番话说得很急,一口鲜血喷出。
     “玄凌!”余莺儿惊呼出声,她恼怒道,“你听我的!”
     玄凌摇头,低声道:“卿卿,我答应过你的。”
     玄凌说过:“以后都不要这样做了,我也爱你,所以我永远不会将你的血当成药。”
     余莺儿沉默良久,问:“决定了吗?”
     玄凌点头,温柔又倔强地看着她。
     余莺儿起身往外走:“听皇上的,你们准备吧。”
     太医们听令,准备以毒攻毒之法。
     余莺儿走出养心殿,身体踉跄了一下,好在允礼及时扶住。
     余莺儿甩开他的手,目光如剑般刺向他。
     允礼苦涩一笑,明白余莺儿这是恼了他。
     他自己也没想到,会犯这样的错。
     明明,那个小童从小就是他的人,怎么就成了刺客。
     余莺儿却并未走开,而是道:“果郡王,今日之事一出,你就算是无辜的,也脱不了干系。
     本宫为你选了个住处,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允礼看着余莺儿,眼神经年未变,依旧深情无悔。
     “但凭皇嫂吩咐。”
     余莺儿:“在海的另一面,还有国家。你愿意替本宫与皇上去看看吗?此去可能十死无生。”
     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是十分不靠谱。
     允礼却斩钉截铁:“臣弟愿意。”
     余莺儿点头,“你先出宫吧,刺客的事交给你来查。做完这件事,就去督促海船建造吧。如此,也能多点存活的机会。”
     允礼跪下,磕了一个响头。
     他有预感,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他仰着头,望着阳光下,宛若神女的余莺儿,起身离开。
     她想要的。
     就算拼了命。
     他也会为她取来。
     *
     经过三日三夜的救治,玄凌总算醒了过来。
     只是身子亏空,太医说最多还有十年可活。
     玄凌却并不在意:“十年嘛,也够了。”
     余莺儿当时不懂他这话的意思,直到他宣布禅位给弘历,然后带着她出宫游历天下。
     成了太上皇的玄凌说:“我曾经为那个位置争来抢去,只因为生在皇家,不想死就一定要去争。
     可如今,我已经有了更重要的追求。那位置,舍了也不觉得可惜。”
     余莺儿也没想到,自己才二十多岁,就成了太上皇后。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的。
     即使跟着玄凌游历天下,她也依旧锦衣玉食,奴仆成群。
     不仅是玄凌舍不得她受苦,已经成了皇帝的弘历,更是恨不得将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天下人都说太上皇与太上皇后伉俪情深,乾隆皇帝更是侍母至孝,是这世上最孝顺的孩子。
     对此,余莺儿只想说,弘历这孝顺可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犹记得,弘历登基一月后的一日。
     弘历支开她身边的人,来圆明园见她。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掩藏,浓烈得仿佛能够吞噬掉余莺儿。
     他说:“母妃,你还想做皇后吗?”
     一句话,毫不掩饰自己的“孝心”。
     余莺儿给了他一巴掌,“孽子。”
     弘历不仅不生气,反而会跪在地上,抱住余莺儿的腿,仰头可怜兮兮道:
     “母妃怜惜一下儿子吧,母妃明明知道,儿子等这一天等了六年。”
     余莺儿踹他好几脚,都没把人踹开。
     最后只能像拍小狗一般,拍着他的脸,“弘历,你以为你父皇禅位了,你就能大逆不道了。
     要想坐稳这个皇位,你还有的学。”
     玄凌这人,就是个天生的帝王。
     即使禅位,也在乎百姓,肯定也留了足够的手段制衡弘历。
     弘历流泪:“可母妃明明知道,儿臣宁愿不坐这个皇位。”
     余莺儿冷哼:“弘历!你再说一遍这种没出息的话?!”
     弘历扁嘴,一脸委屈。
     可最终还是松开了余莺儿,“儿臣知道,母妃想让大清更加强盛,想开疆扩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无论是温宜妹妹,还是十七叔,甚至是三哥,都在为此努力。
     儿臣也会努力,母妃的意志,便是儿臣的意志。”
     他似哭非哭,“儿臣只有一个要求,待皇阿玛离世

第46章 余莺儿(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