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章 宗门大比[1/2页]

一人仙路 陆凡凡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年时间,倏然而逝。
     大牛山脚,槐树依旧,村民依旧,晨炊炊烟一如从前,仿佛世事未曾波澜。
     可山外的江湖,早已是另一番模样。
     先是五毒教异动,借口“肃清南疆毒巢”,却暗中吞并了三个中型门派。之后镇武司出手,一夜之间,将位于青阳岭的“赤刀门”连根拔起,仅留下满地血痕。两派接连出手,动作迅猛,整个汉国江湖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一步步朝着整合、一统的方向靠拢。
     而这一切,都与十年一度的宗门大比有关。
     此次宗门大比,不再是往年单纯的技艺较量。
     它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决定江湖格局的重塑,宗门序列的重排,土地、矿脉、官府协同乃至朝廷扶持资格,全系于此。
     玄武门、青城派、长风镖局、五毒教,四大宗门傲立江湖数十年,如今却被逼至风口浪尖。
     背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汉国皇室。
     据传,三年前皇宫深处传出一张纸令,皇帝只看了一眼,便召镇武司上京,密谈一夜。自此之后,镇武司便开始暗中招揽门派、整顿部属,紧锣密鼓地筹备宗门大比。
     第二日清晨,镇武司向朝廷递交了一份奏折——提议以宗门大比为契机,废除四宗之限,重新划定序列,由最强者据之。
     皇帝准奏。
     兵不血刃,便可一统江湖。
     朝廷的算盘打得极精。
     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那场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
     在宗门大比尚未开启之前,各大门派已暗中试探交锋。
     毫无疑问,年轻一代中最耀眼的名字,仍是玄武门的大师兄——胡玉龙。
     年仅二十三岁,已臻通玄中期,便稳坐“年轻一代第一人”的宝座,至今无一败绩。
     他在外被誉为“玄武之龙”,在内更是玄武门弟子的信仰象征。
     据说他曾于万崖崩壁之巅,一剑碎岩,剑气贯穿山林。也曾在镇武司伏兵包围下,独战六名通玄初期杀手,剑斩三人,迫退其余。
     如今宗门大比即将开启,年轻一辈最有希望为玄武门夺得前席者,非他莫属。
     可正因如此,镇武司最为忌惮的,亦是胡玉龙。
     ……
     “镇武司……没人能胜得过胡玉龙?”
     这句话曾在数月前,在镇武司的议事堂中响起。
     彼时,负责此次大比调度的统领曹策脸色铁青,良久点头:“不瞒大人,二十五岁以下,无一人是其对手。”
     大比设限,年满二十五者不得参战。这道规矩由来已久,旨在公平较量,否则早年各派频频派出三十岁“少年天才”,不堪其扰。
     镇武司内年轻好手虽多,却都在胡玉龙之下。
     这场沉默,最终被那位来自皇宫深处、青袍垂杖的老人打破。
     他只递出一张写满古篆的纸条。
     “借我弟子一用。”
     翌日,一位面覆青铜面具的黑衣青年被送出皇城,编入镇武司麾下一家名为“白云观”的小门派之中,明面上只是一个无名新秀,暗地却是皇宫那活了百多岁的老人亲传。
     同日,皇室拨出十位“供奉”,皆为少年高手,作为镇武司参战辅助。
     江湖震动。
     朝廷筹谋,已至此境。
     而这一切,胡玉龙却毫不在意。
     他闭关未出,仍在冲击通玄后期的关键关头。宗门上下都清楚,一旦他突破,或许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玄武门,议事大殿。
     四方宾客未至,宗门内的备战已然如火如荼。
     “据朝廷颁下的新规,这次大比设三关,皆关乎宗门地位排名。”传令弟子将一道朱红诏令展开,语气沉稳。
     第一关,个人战。
     每派推五人登场,必须在二十五岁以下。五人轮流登台,与其他宗门抽签对战。
     胜一场积一分,败则无分。
     前四轮结束后,积分前八宗门晋级下一关。
     第二关,宗门混战。
     八宗混编为四组,每组两宗交锋,依旧为五人参战,但可灵活配合,胜出一宗晋级四强。
     第三关,地榜之战
     最后四宗将以抽签方式进行淘汰赛,最终两强争夺“江湖第一宗”之位。
     “规则如此,但门下弟子能不能打出这口气,就看各派造化了。”
     玄武门掌律长老缓缓闭上眼,沉声开口。
     “需谨记,这一次并非虚名之争,而是地位之战!宗门位列越高,便能从汉国廷议中分得更多土地、资源与修炼权柄!”
     这才是这场大比真正的残酷本质。
     而最让人心惊的是——第40章 宗门大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