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父皇……”
     朱标见到朱元璋这个样子,有些心疼又有些无奈。
     要让帝王承认错误,这是何等艰难之事?
     可错了就是错了,若是当初就能听刘伯温的劝谏,他老人家也不至于心灰意冷,告老还乡,病死青田。
     如今,也是悔之晚矣。
     不对,或许还不晚。
     “父皇莫要伤神。老天赐给父皇一个青田先生,辅佐父皇建立大明,如今又赐给大明一个陈平,让大明千秋万代!”
     徐达也开口说道:
     “是啊皇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今既然有人能够填补刘伯温的位置,不妨先看看他有什么本事。”
     “如今,还是先听陈先生的良策吧!”
     朱元璋闻言精神微微一振,当即直起身子,又细细听来。
     另一边,陈平再次开口。
     “这历朝历代,老百姓都苦不堪言,归根结底,百姓过得苦的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土地兼并!”
     说到土地兼并,陈平的脸色突然严肃了起来。
     “夏商周时期,只听说过帝王暴虐无道,导致朝堂混乱,诸侯造反。”
     “你什么时候听说过百姓造反,农民起义。”
     听到这里,外面的三人都绞尽脑汁想了想。
     好像还真没听说过,夏商周三朝的时候,有百姓造反的事。
     朱标想了又想,才开口道:
     “史书记载的第一起真正由农民为主导的起义造反,应当是秦时,陈胜吴广造反。先秦之前,确实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居多。”
     徐达和朱元璋读书都不如朱标多。
     听他这么说,也都有些好奇。
     “难不成是夏商周时,有什么东西能够防止百姓造反不成?”
     朱标摇了摇头。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
     无论夏商周时有什么好的,如今只会比那时更好。
     原因一定不在这里。
     “还是听先生怎么说吧。”
     说着,三人又细细听来。
     就听另一边,陈平仍然滔滔不绝地说着。
     “那是因为当时天下都归国家所有,土地都是天子的土地。”
     “百姓不过都是奴隶,是种田的雇农。地方诸侯有足够的实力养活治地的百姓,也有足够的实力防止他们造反。”
     “春秋战国之后,生产力逐渐变强,土地私有制开始萌芽,进一步推进了社会制度的完善,百姓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土地,让百姓对于种地的热情提高,是历史的一次大的飞跃式进步。”
     “可随之而来的隐患也产生。”
     “强权者夺田,巧言令色者诱田,心怀不轨者骗田,目光都盯着百姓手里的田地。”
     “从秦汉到如今,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导致富者更富,贫者积贫。富者田连阡陌,贫者寸土难求!”
     “这,就是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导致百姓又沦为地主的雇农,若是碰上有良心的地主还好。”
     “若是没良心的,百姓不仅要交地租给地主,还要承担赋税,到手的粮食不足土地产生的十之三四。”
     “你老子打下大明之后,虽然将一部分土地归还百姓。可他分封诸侯王公贵胄,又导致大量土地被兼并。”
     “民间富商豪强又有各种手段从老百姓手里获得田地,进一步挤压了老百姓的生存空间。”
     “亏他自己还是农民出身,过了十来年吃不饱穿不暖的穷日子,结果

第17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