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未吟这两天心情极好。
     不光是因为陆家人要倒霉了,最重要的是,她终于知道新任兵部尚书是何方神圣了。
     裴肃!
     果然是裴肃!
     让陆未吟钦佩的人不多,裴肃算一个。
     说他是新任兵部尚书,其实不太准确,因为上一任兵部尚书也是他。
     裴肃是武举进士出身,二十五岁率百人死守粮道,身中六箭不退,擢升游击将军。
     四十岁积功至兵部侍郎,终以“军制十二疏”震动朝野,拜尚书之位。
     裴肃在任时,整顿京营,裁撤虚额,年省军费百万两。
     为人刚直,铁面无私,清流骂他酷吏,勋贵斥他狂妄,官场半生树敌甚众。
     家眷先后遭遇横祸,年过半百无亲无妻无子,府中仅一老仆一随侍。
     听说他书房悬了一幅字,写着:不畏人忌,不惧天诛。
     两年前,裴肃彻查军饷贪腐及京营淫秽案,将老豫王世子及庶出几子一并送上断头台,遭其报复构陷,被皇帝外放至陇西任镇守总兵。
     自他离京,兵部尚书之位就一直悬空,朝臣心知肚明,皇帝这是让他去外面避风头,终有一日会召回来继续委以重任。
     前世,裴肃在起战后才被皇帝召回。
     仗打到第三年,国库吃紧,为筹军饷,裴肃提着军棍满京都‘化缘,从爵府官邸到富户豪绅,找了个遍。
     弹劾他的奏章在御书房的案头堆成山,皇帝迫于压力,在朝上罚了他二十军棍,养了一个月才好。
     回京后得知此事,陆未吟既钦佩又感激,只可惜无缘一见。
     如今,因为突然揭出来的私铸军械案,裴肃提前回京赴任,这回能见上了。
     有他在,楚家兄弟及一众斥候沉冤昭雪指日可待。
     而且对于陆未吟来说,裴肃能带来的助益还远不止于此。
     初秋深夜,夜空星子零散,凉风习习。
     永昌侯府西北边的角门悄然打开,采柔提裙走出来。
     焦急等候在门前的暗色身影快步上前,冲她耳语了几句,而后将遮住大半张脸的兜帽继续下拉,转身融入浓浓夜色。
     陆未吟还没睡,靠在软枕上翻萧东霆给的兵书。
     刚洗过的万千青丝如瀑垂落,泛着幽幽冷香。
     采柔进来,揭开灯罩剪掉一节灯芯,屋里一下子亮堂起来,“小姐真是料事如神,她果然去找陶家小姐了。”
     陆未吟嘴角勾起浅笑,目光始终落在书页上。
     不管是陆欢歌还是将军府,名声都已经臭了,人人避之不及,而且也没听说陶怡和季如音有什么交情,纵是有心只怕也无力。
     看完一篇,陆未吟合上书交给采柔,“还是咱们帮帮她吧!”
     “是。”
     陆未吟躺下来,“王爷那边还没回信吗?”
     轩辕璟自任督查使后,就一直忙着查案,陆未吟约了两回,一直没见上面,偏偏事情要紧必须当面谈,只能递消息继续约。
     采柔摇头,“没有。听星扬说王爷这两日不在京中。”
     落下烟青床帐,采柔熄灯离开,床上的人儿明眸微动,久久没有睡意。
     重来一世,很多事情的时间轨迹都提前了。
     轩辕璟提前复明,如今裴肃又提前回京,楚家兄弟的冤屈也会提前昭雪,那胡地呢?
     那边的时间轨迹是否也会提前?
     眉头蹙紧,片刻后又缓缓舒展。
     细下想来应该不会。
     这些变化,都是因她重生而来所致,她现在做的这些,除了一个宋争鸣,还远远影响不到万里之遥的胡地。
     不过保险起见,第二天,陆未吟还是叫来星扬。
     在裴肃抵京之前,有些事得提前铺垫起来。
     “我想让你想办法打探一下胡地九部的情况。”陆未吟语出惊人。
     “胡地?”星扬抬起头,眼中有不解,更多的是惊讶,“陆小姐打听胡部做什么?”
     陆未吟避而不答,“你只需告诉我,能不能查。”
     星扬回答得干脆果断,“不能!”
     不是不能查,是不能替她查。
     大雍律令,私通外夷者死。擅自打探胡地消息,可能牵连边军,有窥探军情之嫌。
     陆未吟也不勉强,“好,我知道了。”
     星扬走后,陆未吟叫上采香出门。
     马车上,陆未吟挑起车帘,鲜活街景落入眼底。
     卖炊饼的汉子肩头搭着汗巾,蒸笼掀开腾起蒙蒙白雾;穿红衣的小丫头踮脚够糖人,差点撞上挑柴的樵夫;一个宽脸贵妇自小轿上下来,前拥后簇的走进金玉铺子。
     芸芸众生,各有各的活法,但前提是,得活着才行!
     陆未吟落下帘子问采香,“那鸟找到了吗?”
     采香压低声音回答,“小姐要的赤足鸟是胡地特有,能从黑市买,但得等,最快也要两个月。”
     “不行,等不了那么久。”
     沉吟片刻,陆未吟道:“你不是说有一种鸟和赤足鸟十分相似,只是冠羽不一样吗?弄一只来。

第69章 发现新线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