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六十三章 政府的规划意味着商机[1/2页]

重生1985:15天赚了30万 开滴滴的卢师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接下来的两天,张卫国没再管服装厂那边的事,而是带着杨汉庭,打着车在羊城转悠。
     1985年底的羊城,最繁华的地方,当属环市东路。
     白云宾馆,友谊商店,花园酒店都在附近,这里是羊城的中心。
     而此刻,他们的车子正行驶在天河区的泥巴路上。
     远处的天河体育中心还只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周围除了农田,就是低矮的村庄,一片荒芜。
     杨汉庭看着窗外,满脸困惑:“卫国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能建厂?”
     张卫国知道,现在谁都不会相信,就是这片荒芜之地,在未来会成为寸土寸金的城市心脏。
     现在花白菜价买下的土地,只要捂在手里,就算是空在那里什么都不干,将来不管是自己开发搞房地产,还是建写字楼出租,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下了车,张卫国指着正在修建的天河立交说:“港城以前是什么?一个小渔村。现在呢?全世界的钱都往那儿流。咱们的眼光,不能只盯着脚下这片泥地。”
     “汉庭,羊城政府为什么平白无故在这里成立一个天河区?为什么要把全运会的体育中心建在这,还修了天河立交?这不是钱多了烧得慌,这是信号。”
     “政府的规划走到哪,未来的中心就在哪。现在这里是荒地,人人都嫌弃。这也意味商机,咱们把地拿到手,将来不管是等人来收,还是自己盖楼,你觉得会是什么光景?”
     杨汉庭不是蠢人,他顺着张卫国的话一想,立刻明白了。
     是啊,政府的动向,就是最大的风向标。
     他爷爷就是抓住港城发展的机会,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了首富。
     杨汉庭眼里闪烁着精光:“卫国哥,你说的不错。咱们晚上就把宝珠换成钱。我用全部的家当入股,跟你一起做生意。”
     张卫国点头道:“好。”
     夜里九点,羊城黑市。
     大部分人都包裹严实,彼此用眼角的余光打量,交易都在极低的耳语和快速的手势中完成。
     张卫国和杨汉庭都换上了旧衣服,头上戴着帽子,混在人群里,毫不起眼。
     杨汉庭紧紧跟在张卫国身后,怀里揣着手提袋,手心全是汗。
     两人绕过几个拐角,在一个卖旧书报的摊子前停下,对那个打着哈欠的摊主低声说了句暗语。
     摊主眼皮抬了抬,朝巷子深处一个不起眼的门洞努了努嘴。
     一间院子里,精瘦的男人正坐在一张小马扎上,用一块布慢悠悠地擦着手里的一个铜制墨盒。
     看到他们进来,男人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问:“什么货?”
     杨汉庭下意识地看向张卫国,张卫国朝他递了个眼色,他这才从怀里掏出珠宝,放在男人面前的木桌上。
     男人放下墨盒,拿起一个带灯的放大镜,捻起一条钻石项链,凑到眼前。
     钻石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即便是在这破败的环境里,也掩盖不住它的价值。
     男人看了半晌,放下项链,又拿起一只翡翠手镯:“都是好东西,品相不错,来路干净?”
     “从港城带回来的祖产。”张卫国言简意赅地回道。
     男人点点头,不再多问,开始一件件地估价。
     他心里有数,嘴上却开始压价,两人你来我往地谈了几个回合,最后,价格定在了八十三万。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政府的规划意味着商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