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同[1/2页]

火红大明 呆某讲故事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龙(曹变蛟的字)你意下如何?”曹文昭反而扭头看向自己的侄子曹变蛟。
     “不知学习的话需要多久?”曹变蛟询问道。
     “军官学习期大概为三个月。如果军官培训上军校的话,短则一年,长则三年时间。不过小曹将军本身就有一定的作战能力,更多的是火器使用和文化学习。最多半年时间。”吴启荣这里却没有具体说关于这些军官的培训内容。
     见曹变蛟低头沉思,吴启荣接着说道:“此事不急,现在可以确定的就是无论如何曹将军的部下扩编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两位这几天要做的还是要安置伤员。确定战功。准备撤离的事情。”吴启荣这话确实有些逐客令的味道。
     “那我们就先走了,不打扰小吴将军的军务了。”曹文昭起身拱手带着自己侄子曹变蛟离开了军帐。
     叔侄二人刚刚走出军帐,迎面就碰到了赵率教和他的副手。曹文昭对着赵率教作揖后准备离开,“小吴将军在帐内吗?”赵率教询问道。
     “在的。”曹文昭说道。赵率教客气的揖手后走进军帐内。
     “赵老将军怎么也来了?”曹变蛟好奇的嘀咕道。
     “应该是小吴将军请他来的吧。”曹文诏边走边说道。
     这个确实是曹文昭叔侄二人想多了,赵率教这次来并不是吴奇隆邀请的,而是他自己来的,原因嘛也和曹文昭差不多。
     不过相比于曹文昭已经确定驻守辽南不同,赵率教还是想回到山海关。
     “回到山海关也是可以的,毕竟赵老将军的根基就在那里。不过现在北京城之战还未结束,现在撤回山海关道路上也是走得通的,但是我也要告诉赵老将军,登莱军只能保证赵老将军离开时有3000人的装备,而且装备也确实没办法如同出战时那样以最完整和优质的盔甲为主。”吴启荣这话可不是威胁,而是事实情况便是如此。女真人的铠甲确实质量非常不错,不过数量确实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关宁锦防线来的援军有足够多的甲胄装备,吴启荣就已经要求将部分完整的甲胄给曹文昭和赵率教,剩下的一部分完整盔甲。一部分全部销售给了蒙古部落。还要留到曹文昭部队扩编。剩下比较完整或者说需要修补的盔甲也确实只有三件套左右。
     “这些足够了,只是我也希望战争结束之后,登莱可以依旧给我们提供装备。尤其是火炮火枪和火药供应。”这场辽东的战争让曹文昭个赵率教更加认可火器以及火炮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大力发展火枪,火炮兵种是势在必得,但是这又关系到一个比较关键的事情,就是火药的充足供应。火枪兵的训练需要大量。火药和弹丸,火炮更是火药消耗得一个大户。
     “火炮与火枪供应没有问题,这次我们缴获了大量女真人的火枪与火炮,这个在冰封期结束之后,通过海运可以直接送到山海关。火药供应问题的话,我去和登莱巡抚谈。尽量给提供一部分,毕竟赵老将军也看到了我们这次辽东作战消耗的火药可不是一个小数量,这已经将我们这几年库存的火药给消耗殆尽,火药的供应你还要耐心的等一段时间。”
     吴启荣送走赵率教以后,参谋走进帐篷。
     “赵率教还是决定要回山海关吗?”参谋虽然语气是疑问,但是他的心里也知道这是肯定的事情。
     “嗯,北京城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吗?”吴启荣无奈的挠了挠自己脑袋,询问参谋长。
     “暂时没有什么具体的消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袁崇焕应该是被抓起来了。至于辽东兵马应该是心灰意冷,撤回山海关。”后面的内容参谋长也是推测的,确定的是袁崇焕确实被崇祯抓了起来。
     不过和历史上的时间也差了几天,历史上袁崇焕应该是在腊月初一就被抓了起来。不过这次历史上却有了一些小小的改变,袁崇焕是在腊月十一被抓的。而被抓的第二天下午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一直到腊月底。也就是正月初二这天消息到达吴启荣手里。
     不过这里确实也和历史上不太相同,山西,陕西。各地勤王兵马确实陆续到达北京城附近,不过山东也只有济南府,兖州府有兵马到达。至于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这些登来巡抚管辖地内。却没有任何兵马支援京城。
     原因也很清楚,这些地方的主力兵马全部在名义上抽调到了辽东进行作战。只不过在这里出了一点小问题,就是北京城的消息确实可以传到登莱和吴启荣手里,但是辽东的战报一直留中不发。
     “战报还是要压一压,如果预计不错的话,这次皇太极接到消息之后,过完正月他就要全部撤回辽东。”吴启荣说道。
     “其实这对于皇太极的老窝来说这次损失最大的就是人口和工匠作坊,这次皇太极南下入侵大明应该掳略了不少人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不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