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疑云密布[1/2页]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荻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一月二十八日的清晨,塞北的寒风卷着枯草掠过大同城北五十里的瓦剌军营,中军大帐的狼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营中连日来的沉闷。也先坐在铺着狼皮的案几后,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地图上的“大同”二字,眉头拧成一团——连日苦战让双方陷入胶着,瓦剌虽偶有小胜,却始终无法突破明军防线,粮草在拉锯中消耗殆尽,连最精锐的骑兵都开始啃起了掺沙的麦饼。他望着帐外飘落的碎雪,心中满是焦虑,对自己和整个瓦剌部落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甚至开始怀疑这场南征是否从一开始就是个错误。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亲卫掀帘禀报:“大汗,探子回来了!连夜跑了百里,送来了密信!”也先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连忙道:“快呈上来!”
     一个浑身沾满尘土、嘴唇冻得发紫的探子踉跄着进帐,双手捧着一封用油布包裹的密信。也先一把抓过密信,拆开油布,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起初他的表情还带着惯有的凝重,但随着视线移动,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眼中的阴霾一点点散去,最后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阴郁一扫而空,对战争前景的希望重新在他眼中燃起,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
     密信上的消息简单却震撼:大明洪熙皇帝朱高炽似已病重。探子在信中详述,自十一月二十四日起,朱高炽已连续五日暂停早朝,这在勤政的洪熙朝极为罕见。宫中动静诡秘,往日按时传出的钟声停了,宫门处的守卫比往常多了一倍,连负责采买的内侍都神色慌张,不敢与人多言。更关键的是,朝中大事目前全由首辅杨士奇决断,几位内阁重臣如杨荣、杨溥等人更是面色凝重,几乎天天往紫禁城里跑,进出时都低着头,脚步匆匆,连打招呼都显得心不在焉。
     信中还提到一个更耐人寻味的传闻:朝廷里有人私下议论,说皇帝是因为北边战事焦灼,内心焦急郁闷,才连续几天高强度翻牌子,召后宫妃嫔侍寝排解。最让也先在意的是,其中一个瓦剌探子与工部一位六品小官交好,那小官偷偷告诉他,曾听几位朝中高官私下嘀咕,说老皇帝为了助兴,偷偷吃了过量的催情药,结果伤了根本,如今已一病不起,连床都下不了了。
     “汉人皇帝……今年正好六十岁整。”也先将密信拍在案上,立刻让人找来博罗纳哈勒、阿失帖木儿和几位心腹将领,脸上难掩兴奋,“六十岁的老头,贪恋女色本就正常,何况他坐拥那么多后宫佳丽。我看这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
     博罗纳哈勒接过密信仔细看完,眉头却没有舒展,沉吟道:“父汗,儿臣以为暂时不能轻下判断。”他指着信中“明军动向未显异常”的字句,“汉人向来狡诈,难保这不是他们故意放出的假消息,想引我们轻举妄动。不如再等几日,看看宣府、大同的明军有没有更多异样,比如调兵、换将,或是防线出现松动。”
     阿失帖木儿在一旁急道:“兄长也太谨慎了!这可是天大的机会!若汉人皇帝真的病重,朝中必然大乱,明军没了主心骨,我们正好趁机南下,一举攻破大同!”他想起高山卫的惨败,急着想要立功雪耻,语气中带着按捺不住的激动。
     几位心腹将领也各执一词,有人附和阿失帖木儿,主张趁机发动猛攻;有人则赞同博罗纳哈勒,认为应当静观其变。帐内的争论声越来越大,连案几上的铜壶都被带倒,发出清脆的响声。
     也先看着争执的众人,没有立刻拍板。他既觉得这是扭转战局的天赐良机——只要明廷内乱,明军必人心涣散,瓦剌就能趁虚而入;又隐隐觉得博罗纳哈勒说得有理,汉人擅长用计,万一这是朱瞻基设下的圈套,贸然进攻只会万劫不复。
     一时间,怪异的氛围在瓦剌军营中弥漫开来。士兵们察觉到将领们的异样,纷纷私下猜测,有人说汉人皇帝快不行了,瓦剌马上就要胜利;有人则担心这是明军的阴谋,害怕接下来会有一场恶战。
     巡逻的骑兵眼神闪烁,做饭的伙夫窃窃私语,连风中都仿佛带着一丝不安的躁动。也先站在帐外,望着远处明军防线的方向,心中反复权衡——是抓住这看似唾手可得的机会,还是继续蛰伏等待?这场由密信引发的骚动,让本就焦灼的战局更添了几分未知的变数。
     隔日清晨,瓦剌军营外传来一阵驼铃声,一队由鞑靼、瓦剌商人组成的商队踏着薄雪而来。商队的骆驼背上堆满了麻袋,里面装着粮食、盐巴和布匹,都是瓦剌大军此刻最急需的补给。领头的是个大腹便便的瓦剌商人,脸上堆着精明的笑,老远就对着营门的守卫拱手:“快通报大汗,小的给大军送救命物资来了!”
     也先听闻商队抵达,立刻让人把领头商人请进中军大帐。商人跪地献上补给清单,看着帐内堆积的麻袋,也先紧绷的脸色缓和了几分——这些粮食至少能让大军多撑十日,解了燃眉之急。他挥挥手让侍从带商人下去歇息,那商人却突然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道:“大汗,小的这次从北京回来,带回来一个重要消息,只敢对您一人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先眼中精光一闪,屏退左右:“但说无妨。”
     商人搓了搓手,神秘兮兮地开口:“大汗,小的在北京城亲眼看到,汉家朱皇帝的宠妃赵贵妃,带着另外几个妃子,浩浩荡荡去了皇觉寺祈福。那阵仗,啧啧,真是气派……”
     “哦?”也先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详细说说。”
     “那个赵贵妃啊,”商人咂咂嘴,脸上露出回味的神情,“漂亮得像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细皮嫩肉的,眉眼盈盈带水,身姿婀娜得像风中的柳枝……”
     “停停停!”也先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他的絮叨,眼中却闪过一丝贪婪,“等我南下攻占了北京城,什么样的美人得不到?这赵贵妃留着给我慢慢玩弄也不迟,你现在说这些,反倒让我心痒难耐。赶紧说正事!”
     商人连忙收起轻佻的神色,正了正神色:“是是是,大汗英明。她们去祈福那天,皇觉寺周围被禁军围得水泄不通,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路过的平民都被赶得远远的,说是‘圣驾祈福,闲人回避。”他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回忆着细节,“但小的那天巧了,正好在寺庙后门跟方丈谈茶叶生意,躲在偏

第104章 疑云密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