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四零章 绿林大旗 浪涌风急[1/2页]

民国宗师 丹经残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血色的大旗,在湘南朔风中猎猎狂舞,暗红色的缎底似鲜血浸透,上面以金线绣着八个大字横贯旗心。
     ‘山川异域,日月同天!
     旗杆为乌木,旗面下顶着厚厚的包浆,被盘玩的乌亮油亮——那是历代湖南绿林掌旗人沁透的痕迹。
     为首那人提臂振旗,杆底的铜锥深深凿入驿道旁的土中,裂纹如同蛛网,透露出一股肃杀之气。
     丁铃铃铃……
     红色旗角翻卷,十二枚系成一线的铜铃激荡出悦耳的杀伐之音,铃身上刻着‘天父地母,铃舌上则刻着‘反清复明,八个密篆小字只有旗主才能得见,然而这随风悠扬的铃声,任谁路过此处,都会本能的被这声音吸引……
     “吁……”
     黄飞鸿远远的便瞥见了那血色大旗,急忙勒马叫停,而一旁的林世荣则是面露疑色,不着痕迹的伸手摸向马鞍,马鞍下面的毯子里,是一只裹着棉布的汉阳造……
     “洪门血旗?‘斩清檄?”
     “二位老合,咱是郴州八门坎的兄弟,奉命特来递个叶子,顺带给二位换风子……”
     红楼的向导名为倪城,一看说话之人摘下面具,他竟还见过,是湖南会党民义社的高手王道,便张口招呼了起来……
     “王兄,只是换马而已,怎么还劳烦你亲自上阵!”
     “这位并肩子是……”
     王道并不认识倪城,见他并没有用春典回话,眼神中顿时充满了警惕,只是看到黄飞鸿的相貌,与情报中一致,这才又问了一句!
     “咱是韶关赤窑的人,草头换新枝那年(辛亥年),跟老合照过招子!”
     说话之间,倪城也依照江湖唇典的规矩,比划出对应自身在洪门中辈分的手势,这才让王道松了一口气……
     “兄弟莫怪,会里接连收到上海和湖南两边的电报,或许还都未通过气,我怕别人过来出了岔子,便亲自带着翻译好的电文,守在这必经之路上……”
     “王兄弟高义,持着我洪门日月大旗,一路等候在这朔风之中,实在是辛苦!”
     黄飞鸿和林世荣闻言,顿时对王道心生好感,急忙跳下马来抱拳为礼,并按照洪门的手势切口,彼此寒暄印证着在门中的辈分……
     “我只是为两位大师换个马,送个信,比不得二位大兄,为了家国大义,大年初一便千里走双骑,若非事态紧急,定要在郴州设下酒宴,与二位哥哥把酒言歌……”
     王道说话之间,已将那大旗交于旁人,从怀中取出两张电文纸,双手奉过头顶,弯腰鞠躬呈给黄飞鸿!
     “皆为洪门兄弟,同为国事奔走,当不得王兄弟如此大礼!”
     黄飞鸿虽已年近花甲,可看起来仍像中年人一般……
     年轻时的虎痴,生得五官端正,英俊潇洒,尤其眼窠如月窟,暗藏清辉三寸,迷倒了粤省万千少女美妇,到了中年以后,接连丧妻,面容才渐渐显得成熟了起来……
     民国初立,黄飞鸿也剪断了长辫,理了一头的短发……
     如今他看起来头型圆融,又生得大耳长眉和一双深目,倒颇有几分佛家的韵味,笑起来十分和善,若非熟知之人,还以为他是在家居士。
     “王兄弟休再多礼,你我都在门中,莫要疏远了洪门情谊!”
     黄飞鸿见王道如此敬重自己,心里愈发动容,连忙拉住王道双臂,以示是把臂言欢的兄弟,然后这才接下了那两张电文纸……
     “大兄忠义千秋,日后但有差遣,王道携民义社甘愿赴汤蹈火!”
     黄飞鸿在洪门里的辈分,远在王道之上,刚刚把臂的做派,可谓是给足了这位湖南会党面子,故而让王道心里一阵热络,深感脸上有光……
     黄飞鸿展开电文,双眸微微一眯,指节本能的被他捏得青白……
     “武昌督军府有大量兵卒调动,只待渔父入鄂,便恐遭软禁,望劝阻渔父放缓行程,或转道沪上方可安全!”
     林世荣此时从黄飞鸿手上接过第二张电文纸纸,虬髯顿时根根倒竖,“藏密四大法王由西川转道,暗中入鄂,已至恩施,南禅一派六宗法主西进入皖,汇聚九江,只待时机一到,便可走水路过黄石入汉口,等待渔父和杨猛入网!”
     师徒二人面面相觑,面色都已变得凝重,然而为了保护渔父和杨猛的周全,哪怕提前获悉了这个情报,却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王老弟,您送来的情报很重要,可能在关键时刻,就会救下我们师徒的命,此去凶险,若是我师徒二人有命返粤,定要途径郴州与兄弟共醉一场!”
     黄飞鸿伸手对王道抱了抱拳,语气十分诚恳,但却丝毫没有因为前路渺茫,便有任何的退缩甚至是犹豫,露出了一丝的决绝……
     “还请王老弟分别给两边发电,就说飞鸿已知其中凶险,会先行尝试劝说那位先生,若是无法劝阻,便是刀山火海,也要豁出命去先蹚过去!”
     王道闻言,不觉肃然起敬,对着黄飞鸿和林世荣再次郑重的抱

第七四零章 绿林大旗 浪涌风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