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何雨柱接着往下说:
     “川菜的特点是麻辣鲜香,有着浓郁的地方风格。”
     “同时菜式调味多变、形势多样、醇香浓郁,以麻辣为主。”
     “代表菜有麻婆豆腐、回锅肉、口水鸡...”
     “川菜其实还分三派:蓉派、渝派、盐帮派。”
     “其中又分为...内江菜。”
     等他们消化完,何雨柱开始动手:
     “今天教的是麻婆豆腐。”
     说完何雨柱四处看了看:“有谁麻婆豆腐的由来吗。”
     众人纷纷摇头表示不知。
     何雨柱这时产生了一个想法。
     他要推动中餐成为文化传承,而不是后世所谓的服务行业。
     菜系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
     而且可以悄无声息的进行文化入侵。
     我国的很多菜都有自己的故事。
     后世西方发达国家及小日子国和剽窃国都将其列为传承。
     并为此感到骄傲,我国恰好的相反。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穷人的三大职业:厨师、理发、修车。
     整理了下思路,何雨柱娓娓道来:
     “相传在清朝末期,成都万福桥码头有一小馆子。”
     “老板娘脸上有麻子,人们叫她陈麻婆。”
     “1862年有一天快打烊时,店里只有豆腐和牛肉沫了。”
     “这时来了一伙人,要求陈麻婆做点下饭,又热又便宜的菜。”
     “陈麻婆急中生智,把豆瓣剁细,加上豆豉,放油锅里炒香。”
     何雨柱稍微顿了下观察众人的反应,见他们听的入迷。
     满意的点点头,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又继续往下说:
     “然后陈麻婆加了点汤,将切的2厘米豆腐块放下,配上其他调料和炸酥的牛肉沫。”
     “勾上汁,最后撒了一把花椒和辣椒面。”
     “众人吃的鼻子冒汗,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
     “最后这道菜成了陈家的招牌菜,因为又麻又辣,老板娘又叫陈麻婆。”
     “所以这道菜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后几经波折,成了现在的麻婆豆腐。”
     众人议论纷纷,没到小小的一道菜背后的故事居然这么精彩。
     于是有人带头起哄:
     “何主任您以后每道菜都要和我们讲一讲。”
     这正和何雨柱的意,他笑着答应了。
     故事说完,何雨柱边操作边讲解:
     “豆腐切块,大蒜生姜切片,葱切葱花,肉切沫。”
     “起锅烧油,放入切好的料和麻辣酱。”
     “肉炒好...加入白糖,撒上葱花即可。”
     来学习的人都有一定的底子,何雨柱讲的又仔细。
     二食堂的姚师傅恍然大悟:
     “我说自己做的总是差了点,原来是少了汤底煮好。”
     其他人也表示自己学会了,学会了。
     接着他们不约而同的向何雨柱鞠躬表示感谢。
     这一躬他们是真心实意的。
     其中不少人也有拜师,但他们师傅可没何雨柱讲的这么仔细。
     总是留一手,另外何雨柱也没要求他们回报什么。
     所以众人才极为感动。
     何雨柱示意他们安静:
     “厂里条件毕竟有限,各位如果想学好。”
     “还是要下班后去找餐馆练习。”
     有师傅的还好,可以跟在师傅后面学。
     没师傅的苦着脸,问何雨柱能不能帮忙。
     何雨柱

第243章 文化传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