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武知道,他在田府是个尴尬而又特殊的存在。
六岁以前,说他田宏武是府里最受宠,最宝贝的孩子,那是一点也没夸张。
自出生,他就在祖父,祖母身边养着,虽是庶长孙,可天天在眼前待着,祖父,祖母对他,自然更亲厚,更有感情。
可以说,他是祖父,祖母一手宠大的,那是要星星不给月亮,要地上跑的,不给天上飞的。
那时,田老爷和夫人每天都来给父母,公婆请安,也就每天都会见到这个儿子。
田老爷看见他,淡淡的,不喜欢,也说不上讨厌,而田夫人看到他,是心塞,烦恼,厌恶的。但她从不表现出来,总是脸上笑的像个慈母,但眼神冷冷的。
老太太,老太爷将这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心里越发怜悯这个孙子,为他的将来发愁。
他们不是嫡庶不分的糊涂老人,但嫡孙子一直由儿媳亲自抚养,看的像眼珠子一样,对谁都不放心,事事亲力亲为。
一个月给他们抱来看不上三次。自然没有眼前的孙子亲近。
他们也想将庶长孙交给儿媳一并抚养,无奈,一是儿媳妇不情愿,二是他们也怕她不上心,把这个孩子折损了。
于是就慢慢形成了嫡庶不分明,甚至因为他们是长辈,老祖宗,他们养的孙子,比嫡孙子,还要尊贵受宠些。
儿媳妇心里再不满,也不敢表现出来。
第一次矛盾激化,是在三岁给孩子起名字时。
因为怕孩子不好养活,所以两个千祈万盼来的孩子,大的叫牛儿,小的叫狗儿,一直用这样的贱名养着。
三岁了,爷爷觉得该起个正式的大名了,思虑良久,起了田宏文,田宏武两个名字。
按老太太的想法,大孙子叫文,二孙子叫武,因为文武一词,文在前为大,武在后为二。
这次田郑氏再也不愿忍了。
坚持嫡为尊,应该在前,庶子应该在后。闹到最后,田郑氏赢了,她的儿子叫宏文。老太太虽然让了步,心里却老大不痛快。
反而越发宠爱庶孙,不待见嫡孙了。
田夫人不敢怨恨老太太,却把田宏武恨的牙痒痒。
两个大人斗法,可怜田宏武在完全不懂事的时候,已经被人恨上了,树下了大敌。
他六岁时,老太爷,老太太害了一场大病,相继去世。
老太太临死前,拖着病身子,将儿子,儿媳叫到跟前,把自己的体己银子,和嫁妆分成三份,一份给远在沿海做官的小儿子,一份给庶长孙田宏武,最大的一份给了大儿子夫妻俩。
她对他们说“无论如何,要将我大孙子好好抚养长大,将来成家立业,你们不用分家产给他,我给的这份财产,让他以后生活就行。
但,看在我们两个老人家的面上,一定要善待他,不可苛刻折损了他,不然我死都不瞑目。”当时还逼着夫妻俩发下了毒誓。
老太太死后,田宏武被田夫人领到了自己院子抚养。
在那里,他才发现,他不是尊贵的大少爷,不是被弟弟尊重的大哥,他只是一个被嫡母厌恶冷落,被下人轻视慢待,事事排在弟弟后面,处处受弟弟欺负的可怜虫。
这和之前的生活,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他跑去跟父亲哭诉,父亲不耐烦的说“乖乖听话,别那么多事。”
他发脾气不吃素菜,要和弟弟一样吃肉,嫡母就让人把饭菜收走,让他饿着。
他慢慢才明白,他是姨娘生的,是庶子,出生就比弟弟这个嫡子地位低。而且他的生母赵姨娘,还不被父亲所喜,在田府,没有人喜欢他,他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
以前有疼爱他,保护他的祖父、祖母做靠
第三十六章 尴尬的庶子田宏武[1/2页]